1)第六百七十章 名声的麻烦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周后,李谕再次和卢瑟福来到卡文迪许实验室。

  “螺线管容易烧毁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卡皮察洋洋得意道。

  卢瑟福惊讶道:“真的?”

  “今天已经开机做过好几次测试。”卡皮察说。

  “有点厉害!”卢瑟福端详了一会儿,不禁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

  卡皮察说:“很简单,既然无法快速对螺线管降温,那就想办法快速断电呗,在螺线管未被烧毁时断电不就行了?”

  “果然是个实验天才!”卢瑟福彻底折服,这种变通的脑子最适合做实验,于是果断道,“我正式通知你,你被卡文迪许实验室录取了!”

  卡皮察两眼放光,兴奋道:“谢谢主任!谢谢院士先生!”

  卡文迪许实验室是卡皮察人生的转折点,卢瑟福绝对是他的贵人。

  短短两三年中,卡皮察就表现出非常强的物理天赋,卢瑟福申请资金专门给他建了一座“蒙德实验室”搞低温研究,卡皮察本人是实验室的主任。

  网上一直流传一个段子,也源自卡皮察:卡皮察对机械方面很有见解,一个厂长请他去检修一台贵重的机器,报酬是1000英镑。卡皮察看了看,随手捡起一个榔头,在主轴上敲了一下,结果机器就好了。

  厂长立马后悔,一榔头怎么值1000英镑?

  卡皮察说:“敲一下付1英镑就够,但知道敲在哪,价值999英镑。”

  他当上实验室主任后,在剑桥越发春风得意,甚至结识了一位美女老乡,还是他在苏联时期一位同事的闺女,两人立刻坠入情网,很快结了婚。

  剑桥也聘请他成为讲师,不过卡皮察讲课挺奇怪,动不动前后矛盾,学生要是问他为什么,卡皮察就说:“我是故意的,否则你们拿什么思考?”

  而且他讲课过程中有时艰深晦涩,有时又像大白话。

  对此他有一句非常经典且有内涵的解释:“我一直试图让95%的人听懂5%的内容,让5%的人听懂95%的内容。”

  不过这老哥在1934年返回苏联看望母亲时,突然被斯大林扣下,不准再前往英国。

  卢瑟福通过私人关系向苏联驻英国大使求援,结果对方的回答是:“你们英国希望有个卡皮察,我们苏联也希望有个卢瑟福。”

  人肯定回不来了,为了他的科学前程,卢瑟福果断把蒙德实验室的设备全部寄往莫斯科,而且此后一直保持通信,直到临终前十天,卢瑟福还给卡皮察寄去了最后一封信。

  万幸的是,卡皮察没有辜负“幼儿园园长”的期望,在莫斯科成功搞出了液氮的超流动现象,也是他今后获得诺奖的成就。

  苏联方面当然也很重视卡皮察,给他的地位很高,在苏联科学界是领头的几个人之一。

  大清洗时期,另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朗道被抓,还是卡皮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