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五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_斩碎诸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筛进攻的威胁不说,这一晚上抓的俘虏和缴获的牲口,让新军上下狠狠出了口气。没开一枪不要紧,同样也没有伤亡,甚至连子弹都没浪费。也是好事!

  孙铮得知火筛落入朱鼎手中,也是哭笑不得。

  随后召开圆桌会议,狠狠的批评了一通。

  什么人算不如天算?这分明是知己不知彼!对敌人实力的错误高估,使得迎客所做的突袭佯攻,直接变成了强攻。简单来说,就是用力过猛!

  战前计划是大家一起商量决定的,迎客只是负责执行而已。而且迎客在发现火筛部崩溃之际,及时出击追杀,已经做到了一个将领在战场上的极致!所以说,这不只是迎客的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

  如果没有朱鼎那神来一笔,这么多人,做的这么多准备,白白浪费不说。若是让火筛逃回老巢,以鞑靼人的流寇习气,以后再想逮住他,得费多少力气!

  大明立国百余年,数次北伐,为何始终无法有效消灭残元势力?不是打不过,是抓不住!

  有了这次经验,以后再面对蒙古人,就得多想一想!

  无牙趁机提出,这次缴获两万多匹战马,是不是可以组建全员骑兵?

  汉武帝当年都说过,寇可往,我亦可往!就算我们不用骑兵作战,至少骑马步兵,转移起来速度也快一些。

  这种要求,当然要采纳。以前是有钱也买不到那么多马,不然早就是全员骑兵。

  趁着火筛部折戟花马池,正好用这些俘虏修一修道路,再把盐池的生产抓起来。

  这么好的天然优势,居然搞的三边将士食盐供应不足,简直是开玩笑!

  战斗只打了一夜,抓俘虏却用了五六天。押解、安置更是花了大半个月。

  事后统计,这一战,杀敌两千余人,俘虏两万三千人。其中朱鼎部抓到八千多,包括火筛以下二十几个鞑靼高官。

  解救被掳汉民八百余人,这些人都是火筛军中随军的匠人,大多数人的家属还在河套甚至更北的草原上。

  缴获战马五万余匹,牛羊等牲口十余万头。

  孙铮挑选数千鞑靼青壮,亲自统筹指导,用了半个月,开辟出窑洞百余眼,修建房屋、仓库千余间。

  同时整理出上万亩大小盐田,并成功将晒盐流程理顺,实现批量生产。

  粗略估计,月产量可以轻松突破一千吨,就算每年只能生产七个月,也足够三边军民之用。

  十月初,北地开始卷起白毛风,温度下降,池盐生产中止,进入冬歇期。

  孙铮将盐池移交给当地官员,押着俘虏转回小河湾。无牙、黑面、迎客等人经过修整,全员骑马北出河套,要趁着火筛被擒,好好把河套地区清理一圈。

  九月中那场大胜,在秦纮和孙铮的默契下,向朝廷报捷的时候,只说是夜偷袭火筛大营得手,敌军大乱溃散,死伤三千有余。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