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七十六章 未来的成果_身为法师的我只想追求真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秋的名字已经被我预定了!谁也别想跟我抢!”

  “终于要进入虚拟世界了吗?我锻炼这么多年的手速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微博上的网友大多以期待为主,只要是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五千出头的价格是能够负担起的。

  背着网贷吃了上顿没下顿的除外。

  “如何评价科创生物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以及在发布会上发布的虚拟现实设备‘未来’?”

  作为广大网友装逼的最佳地点,知乎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上面充斥着大批真神、伪神。

  大神有,装大神的同样不在少数。

  “泻药,本人在麻省理工大学脑科学领域做博士后,首先说一个结论,虚拟现实设备,还是以生物计算机的形式,这属于纯纯黑科技。

  就我的了解,我们目前关于生物计算机的研究,大多是在做利用计算机去模拟生物的形态,也就是生物计算,这个领域发展了很多年。

  像迷彩,其实就是彷生计算机视觉的应用。

  而真正物理意义上的生物计算机,也就是利用DNA分子的碱基对来对标硅基芯片的二极管,这个领域从生物存储介质诞生后获得了很多资源的倾斜。

  不管是阿美利肯还是华国,都有一些组在做这个领域的研究,而且有一些成果出来。

  但是都只是停留在实验室阶段,目前还没有听说哪个组有能够商用的成果。

  比如说利用DNA计算机解决NP完全性问题,计算了超过一百万种可能性结果。

  就是这些实验室成果,都只是停留在逻辑和计算层面,离实际应用还有很遥远的距离。

  最开始的计算机也是利用在计算领域,后来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才发展成我们现在使用的这种形态。

  科创生物的生物计算机,直接跨越了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像是从未来把成果取回来给大家使用。

  这里的一百年还是最乐观的估计。

  因为科创生物这次发布的新品,不是生物计算机,不是类似个人电脑的生物芯片,而是虚拟现实设备。

  虚拟现实设备的计算量和数据存储量,可要比计算机大得多,根本不是一个量级。

  我跟我们学校搞生物计算机的同学聊过,这里面要克服的问题实在太多了。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那时候Adleman在sce上就发表过论文,通过DNA序列来解决哈密顿路径的问题。

  《修罗武神》

  离那时候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越是研究,大家发现DNA分子序列要想利用起来的难度太大了。

  简单来说,九十DNA链太长,想要在DNA链上编码,会影响到整个链条,以及可能对其他生物分子产生影响,也就是所谓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你硅基芯片的二极管从0变成1没有影响,但是DNA链从A变C或者变G,是会对所有链条造成影响。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