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章要塞,要塞_重生抗日之风起东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体中部或底部开掘,洞口顶部和四周还浇筑混凝土,一般厚12米。在完全保密条件下设计施工,并强征中国劳工320多万人,造成100多万劳工死亡。

  在这之外,黑河、瑷珲、孙吴、霍尔莫律、绥芬河也有一些要塞。

  设在江边的虎头火车站与对岸的苏军仅有一江相隔,大量的建筑材料在车站装卸,势必会引起苏联人的警觉,于是日军在距离虎头站大约5公里外苏军看不到的地方修建了完达军用车站,修筑要塞所需的物资先卸到这里,再通过专线火车运往各个要塞点,那些通往要塞的铁路在地图上是没有标示的,车站周围还架设起十几米高的搭有草簾和杂草的栅栏伪装墙,用于遮人耳目。

  为了防止苏军侦察机过境偷拍照片,要塞周边都部署了对空监视哨和对空射击部队,设置了伪装遮障,用于隐藏和欺骗对方。

  1938年,要塞的一期工程陆续完工,处于虎林县的虎头永固性地下军事要塞,中心区域正面宽12公里,纵深6公里。在此方圆数十公里的范围内,共有大小十余处要塞,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正是由于虎头要塞的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又处在扼制苏联远东乌苏里铁路的咽喉要道,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永久要塞,是“东方的马其诺防线”。但在后来的战争中,这座要塞的下场也和西方的马其诺防线一样,被人迂回包抄了老窝,徒然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备而不用。

  再一次消化了这些信息后,吕昆叮嘱郑如峰,一定人谨慎行事,对方圆数十公里进行仔细侦察,摸清敌人活动规律和兵力状况,待时机成熟,再行攻取,并说明,打是一定要打的,但只能智取,切忌蛮干,不然徒增伤亡,于己实不划算。

  植田谦吉发现密山变故后,南用11师团,而北面兵力,却暂时只能调用虎林的第四国境守备队了,这虎头要塞之中是有一两个大队守军作为战备值班的,但这些部队的防备对象是苏联,虽属他管,但他轻易却不敢调动。于是这第四国境守备队三千多人,加上一个伪满军营,受命之后,全部装车出发,南下建功立业了。这让吕昆发现了战机,所以在战前的军事会议上,他调朴在焕团北上阻载,另调赵齐带特战队四分队配合,临行前面授机宜,令他与郑团及朴团紧密联系,一举拿下虎林。

  10月6日,赵齐、郑如峰、朴在焕、胡信和先前到达的夏光等在兴凯会合,召开了前敌军事会议。决定由夏光带人,先潜入虎林,收集情报。二团在河谷设伏,教导一连连长蒋国平带小股部队前去诱敌,炮兵连设好阵地,标好射击诸元。在鬼子部队进入伏击圈后发动突然打击,但围而不歼,迫使鬼子向虎头要塞守备部队求援,待敌人出援之后,郑如峰团开始拔除虎头各处暗哨及表面阵地,寻机攻占要塞。若虎头敌人不出,则二团前出进攻虎林县城,这虎林县城里有鬼子的守备司令部,有大量的日本侨民和物资,迫使鬼子不得不救。总之,用吕昆的话说:“这虎头要塞势在必得。”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