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四章 借酒论事_民国岁月19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少轩的部队没去西北,换陆朗斋了。”

  “陆建章?”方子达一愣,段祺瑞不是说调张勋去么?怎么突然换人了?带着疑惑的目光他向杨度瞧去。

  “张少轩是什么样的人你我还不知道?本来嘛,陆军部是要让他去平叛,可他以损失过大为由,伸手向中央要枪要饷,还张口要补充十五个营的编制。”

  “什么!十五个营?”方子达听了一惊,这张勋胃口也太大了,居然张嘴就是这么多番号,怪不得陆军部后来改了命令,换陆建章去平叛。

  看着若有所思的方子达,杨度笑道:“所以我说,张少轩是个人物,可惜此人目光短浅,不堪大用,小打小闹还成,这大气候嘛永远也成不了。”

  关于杨度对张勋的这种评论,方子达深以为然。张勋此人不识大势,满清灭亡后依然忠心旧朝,拒绝剃头,独树一帜,只知保存实力,占据地盘,而且又桀骜不驯。这样的人物虽能一时风流,但绝不长久。

  “鄣明,听说你近日在家写东西?不知在写什么?”喝了口酒,杨度突然笑眯眯地问道。

  “皙子兄这话是帮人问的?”方子达反问道,带着微笑看着他。

  “是也不是。”杨度倒是爽快,直截了当说道:“昨日正好在总统府碰着老段,他说你回来了,而且还闭门在家写东西,据说和政局有关。当初大总统也正好在场,听后很感兴趣,当然了,我杨度更是好奇,不知鄣明兄有何高见可否告知一二?”

  “哈哈哈,我就知道你硬拉我来喝酒没有好事,瞧瞧,狐狸尾巴露出来了?”方子达伸手指着杨度直笑,杨度也是笑盈盈地看着他,摇着折扇一点都没着恼的样子。

  “其实,这没有什么保密的,只是一些感想而已。”反正这东西方子达本就没想瞒人,既然杨度问起索性就说道:“归国到现在,包括这次南下,所见所闻心中颇有所感,有些话实在是不吐不快,所以打算整理,写个东西出来,说起来也算是为国家的一点建议。”

  “哦,具体是那些?”杨度饶有兴趣地问道。

  “很多,暂时还没写好,修修改改或许还要些日子。但总的来说有三大方面。”方子达扳着手指道:“其一;经济。我民国经济结构主要还是农业为主,但土地兼并严重,失地农民颇多,再加上中央财政中农税又占了大头,更造成基层百姓生活困苦,这是个大问题。如果不能改变的话,一旦有天灾人祸,社会动荡不可避免……。”

  方子达仔细讲述着农村问题,其中借用了一些马克思的理论,再结合中国现在实际情况,分析了阶级对立的后果。另外,从农业方面又延伸到了工商业,以满清时洋务运动起谈起,一直谈到清末的民族资本、国外资本、买办阶级等等,最终提出了大力发展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