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八章 投名状_民国岁月19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国政府对沙皇俄国的帮助。假如当初没有中国政府大量物质支援,俄国人恐怕也难支持下去。但究竟如何。谁又能说得清楚呢?战争其间,吴佩孚作为军事观察团团长亲自在前线呆过,对于俄**人他并不陌生。的确如克卢格所说,和训练有素的精锐德**队相比,俄国的军人简直就是刚刚放下锄头拿起步枪的农夫。别说常规训练了,恐怕这些穿着军装的所谓士兵连个齐步走都不一定能走好。而且士兵中文盲的比例之高甚至比几年前的中**队更甚。吴佩孚甚至亲眼所见,当一火车新兵拉上前线作为兵员补充的时候,军官为他们作战前动员时居然先讲了一遍怎么拉开枪拴扣动板机的原理,因为这些人90%以上从来没有摸过步枪这种武器,上战场可能是他们这些人生平以来头一回开枪。甚至有些人连第一枪都没射出就阵亡在冲锋的路途。

  和沙俄军队相比,现在的苏维埃红军并没好到哪里去,但红军有个沙俄军队没有的优势,那就是狂热和坚定的信念。这样一来,现在的红军就比当初的沙俄军队更加可怕,更加难缠,再加上这种粗暴、蛮横、无视人命的作战手段,是吴佩孚最为忧虑的。

  静静想了想,吴佩孚最后还是否决了克卢格计划提前的建议。从战术上看,克卢格是说的有道理的,一旦让伏龙芝在战斗中使红军的素质得到飞快提高,将来中国国防军就将面临更加强大的对手。可是,现在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北上进攻,必然会给中国国防军带来极大损失,更重要的是俄国寒冷的冬天实在不适合战争,中**人也从来没有在这种严寒的天气下作战的经验。

  “原有计划是不可能改变的。”最后,吴佩孚如此说道。

  克卢格的双眼微微掠过了一丝失望,不过他神色并没有太大变化,或许他心里也明白提前计划不太可能。

  “那只有另一种办法了。”克卢格想了想道。

  “什么办法?”

  “我在中国学到一句话,叫作‘以其人之道还施其人之身’。或许,这是打破僵局的最好选择。”

  “你是说……托派的军队?”吴佩孚眉毛一挑,瞬间就想到了一个可能。

  “是的!”克卢格点点头,分析道:“根据现在情报来看,远东政府的兵力严重不足,这也是他们为什么向我们求助,并且在战场中陷入被动的主要原因。而导致这种情况的问题在于投入远东政府的几十万布派武装力量,这么庞大的一个原红军东进方面军,远东政府在接收后出于各方面考虑对其进行整编,从平常看来是毫无问题的,可恰恰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极大拖累了前线。”

  “你说的没错,如果没有这个情况,伏龙芝也不会把这手玩的这样漂亮。”吴佩孚点头表示赞同。

  克卢格接着又道:“那问题就来了,苏俄既然可以这样干,远东政府为什么就不能这样做呢?完全可以不用按照正常的步骤进行整编,直接把这些布派军队拉到前线去作战,用战争的方式让他们完成效忠政府的决心,从而完成整编工作。”

  “另外,不需要全部拉上战场,让远东政府和伏龙芝一样分批上前线,打完一支队伍撤到后方整编,随后再让另一支队伍去打……。”吴佩孚举一反三地说道,同时笑了起来:“这就是投名状呀!”

  “投名状?”克卢格不解地问了句,微皱眉头琢磨这字词的意义。

  吴佩孚笑呵呵地解释了下什么叫投名状后,克卢格这才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赞道:“不错不错!投名状,就是投名状!”

  (开了300公里的车,天黑才到家,先赶一章再去休息,明天恢复正常更新!)(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