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八十七章 新希望_民国岁月19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冈村宁次来讲是高举双手赞同。更因为皇太子的第一站就是关东州,这就让冈村宁次更为兴奋,他甚至开始憧憬起被皇太子接见的场面。

  冈村宁次的计划很成功,在同布派国际的谈判中得到了沃依琴斯基的承诺,布派国际保证不会针对日本政府及其海外领等进行所谓的“输出革命”,同时日本方面将以特高课为主对布派国际在亚洲各地区的活动给予一定支持。双方并在一定基础上紧密合作。

  当然,冈村宁次不是傻瓜,他可不会被仅仅一个承诺为满足。这种私下的合作关系别说只是口头协议,就算有正式文件又如何呢?他很同意西方人的一句谚语,那就是合约的签署从开始就是用来撕毁的。日本自明治维新后脱亚入欧,更把这奉为真理,而他们日本人也正是这么干的。

  当年的甲午战争(日本称为日清战争)和之后的日俄战争,日本人用这一手瞒天过海取得胜利,早就修炼的炉火纯青了,既然如此他也不相信脸皮不比自己薄多少的苏俄人会遵守承诺,何况对于熟知布尔什维克的冈村宁次来讲,这种无君无父,为了所谓的理想和革命就连最亲密的人都能出卖的家伙怎么可能信任。

  两个狡猾而又相互防备的人暂时走到了一起,从表面看双方现在似乎是对新婚的夫妻般默契,但大家心里都明白,这种蜜月只不过是短暂的,一旦随着情况的变化,当触及到双方利益的时候,同盟自然就破灭。

  但至少,现在携手并肩的依旧是朋友,在做好防备的同时,冈村宁次还是给沃依琴斯基创造了许多便利,尤其是他利用日本国内的关系拉拢孙文去世后分崩离析的革命党人,利用他们转投到布尔什维克的怀抱中,这同样是他计划重要的一环。

  不能不承认,布尔什维克能够在沙俄革命成功,把沙皇赶下台,甚至差一点儿就夺取全部政权,他们在这方面的确有一套。而且像陈少白这种狂热的革命者更容易被那套理论给迷惑,这不,短短才几天时间,陈少白就和沃依琴斯基打得火热,相互间已用同志相称,就连起初将信将疑的徐统雄也都日日夜夜捧着那本书专心致志地拜读着,甚至还提出要去革命的圣地——莫斯科学习什么才是真正的革命这个要求。

  在皇太子裕仁即将出行的前一周,已经正式加入布派国际,并且成为第一个中国布尔什维克党员的陈少白和他的同志沃依琴斯基、徐统雄一起登上了南下的客轮。根据沃依琴斯基的说法,革命不仅是理论,还是实际的行动,要想解放全世界的劳苦大众,担负起拯救处在水深火热的人民,作为一个革命者就必须把革命的火种散布到四方。

  沃依琴斯基这种说法得到了陈少白的认同,有了志同道合的同志,他相信孙文未完成的革命将在自己手中取得成功。本来,按照徐统雄的建议,最方便的是由关东州向北进入奉天,由东北三省为基础宣传革命理念,找寻更多的同志从而团结在一起。不过这个建议最终被陈少白否定了,他考虑到东北的人员结构和特殊性,再加上铃木贞一的提醒,最终把目标放到了中国东南部,也就是广东、福建一带。

  这么选择,一来陈少白本就是南方人,对那边比较熟悉,二来南方的风气开放,教育水平高,比较容易接受新事物。想当年孙文所领导的革命也是从南方发起的,这就足以表明南方是有革命基础的。当然还有个地方更加合适,那就是本称为东方明珠的上*海。可因为王亚樵案后,上*海已经不在适合他们露面,为了安全起见,他们决定先到香港,随后从香港北上进入广东。

  (临时来了几个台湾客户,今天字少了点,抱歉!)(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