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二章 出个主意_民国岁月19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一群败类!蛀虫!气死老夫了!”岑春煊气冲冲地坐都没坐。拍着方子达的桌案就大骂起来。

  方子达心道这位老先生肯定是什么地方碰了钉子,有火没地方出找自己求援来了。苦笑之下走到一边亲自为他泡了杯茶。随后招呼着他先坐下来谈。

  “究竟何事惹云阶公如此生气?”

  “气?老夫杀人的心思都有了,哼!你先瞧瞧这个!”岑春煊把手中一叠文件丢在方子达面前,一副吹胡子瞪眼睛的样。

  方子达接过后当即看了起来,看了没几页他的眉头就皱成了川字,随着他继续往后翻阅,本来笑眯眯的一张脸慢慢也变得难看异常。

  岑春煊带来的是几份卷宗。根据监督部的调查核实,在各地,尤其是江南等富饶地区,不少大商家甚至包括一些很有名气的民族企业或多或少都是同官场勾结的迹象。而且这个情况随着这几月的工商迅速发展越发严重,远的不提。就提前些时候有关一批德国轻工设备的拍卖,根据监督部的了解,虽然表面上公平合理,但实际在拍卖背后有着不少猫腻存在,一些原本拥有很大实力,而且在某些方面有优势的商人并没拍卖成功,最终这些设备落到了几个新冒出来的人手中。

  除此而外,如今各民族企业、商界中官员所占干股或者暗股等等现象屡禁不止,正当监督部要对此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并依法追究的时候,从各方面涌来的说情者简直把岑春煊轰得脑袋都要炸了,当他强顶着压力指示下面人员继续调查的时候,地方又出现阳奉阴违的情况,导致监督部面临重重阻力,而无法继续。

  无奈,岑春煊只能跑来向方子达求助。虽然他是监督部部长,手上的权利不小,但方子达在设立监督部之时就和岑春煊明确交代过,作为监督部无论办什么案子必须要有真凭实据,以法立行,绝对不能像岑春煊当年在前朝担任四川总督和两广总督时一口气弹劾四十余名官员,以其官屠称号名扬天下那样。

  如今民国是民主国家,实施的宪政,监督部要想长期履行其职责,并且起到廉政的作用,就必须要按照法律来做事。以风闻、个人恶好等来办案是根本行不通的,所以岑春煊在碰到这种情况时虽然恨不能一口气把嫌疑人全部抓起来,但最终还是压下了这个念头,主动来找方子达。

  合上手中的东西,方子达忍不住暗叹。中国的确不缺聪明人,所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往往一本好经就被歪嘴和尚给念坏了。当然,这歪嘴和尚绝对不是指岑春煊,而是那些为他设置障碍的官员等人。既然国务院明确表示监督部是一个注重证据的部门,那么在无法说服岑春煊的情况,上下勾结令监督无法调查核实,这样的话就等于变相瘫痪了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