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二十四章 占领区_民国岁月1913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欧洲大战,或者称为第一次世界大战,这场在欧洲造成6100万人伤亡,近2000亿美元经济损失,导致欧洲各国政治、军事、经济等实力严重衰退的战争终于结束了。自德国临时政府在停战协议上签字后,接下来就是长时间的谈判过程,和方子达预计的差不多,从谈判一开始英、法两国就迫不及待地把所有责任推向德国,同时命令部队抢占并控制德国重要工业区——鲁尔区的几大重要城市,将德国储存在这些地方的钢铁、煤炭等物资用铁路运往国内。

  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在德国停战签字时就指出,必须要求德国赔偿法国在战争中所受到的所有损失,削弱其军力使德国再也威胁不到法国,并提议当众处死已逃亡荷兰的德皇威廉,法国收回阿尔萨斯-洛林,建立莱茵非军事区,由战胜国瓜分德国的海外殖民地。同时他还希望签订封锁德国海岸线的秘密条约,以便法国能控制德国的进出口贸易……。

  这一系列苛刻到极点的要求令德国大哗,加上法国人肆无忌惮地在占领区抢运物资造成大批德国居民无家可归。德国铁路工人为此在法军占领区内组织罢工以抗议法国占领者,克里孟梭闻讯后立即电令部队对其进行残酷镇压,罢工行动很快被镇压下去,法国占领军还处死了其中200多人,以达到杀鸡骇猴的目的。

  说句实话,作为战胜国的法国这副吃相实在难看,可在铁杆盟友的英国默许下,法国政府根本不顾国际舆论,摆出一副要彻底整死德国的架势。

  法国人对战后的态度令人担忧,所以从正式谈判一开始就很不顺利。英国虽然在战争中也损失巨大。可对英国来讲,英国政府虽然希望削弱德国,可也不愿意法国在夺取德国所有利益的同时成为一个欧洲超级强国。所以,在谈判过程中,英国人的态度是极其暧昧的,英国一方面默许法国用各种手段对付已放下武器投降的德国。可另一方面英国政府也婉转提醒法国人不要适得其反,对德国逼迫过甚会激起德国强烈的复仇心理,这对争取长期的和平局面不利。同时德国还是英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过分削弱德国的经济同样会使英国经济受损。再加上美国在战后的崛起已不可阻挡,同作为欧洲国家的英、法、德三国未来主要的竞争对手或许就是美国,过分打压德国在政治上并没太多好处。

  早在战争结束前,方子达就着手开始准备战后事宜。当德国投降的消息传来后,由外交总长曹汝霖和司法总长章宗祥负责的谈判团在第一时间就启程前往欧洲。同时,在京城的方子达密切关注谈判的进程。当得知法国人开出的离谱要求后,方子达考虑后就通过密电联络曹汝霖,让他在谈判过程中不要太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