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七十五章 全民大讨论_郭大炮的文娱生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吹牛能死么?”

  “666,杜斌与秦俑何其不幸,竟然被郭爷写进了这部了,但杜斌与秦俑又何其有幸,可以随着这部名传后世,被后人熟知。”

  “刚看完《罗马假日》,没想到郭爷这又写了一部这样的,难道郭爷这是要跟纯文学干上了?”

  网友们在将《阿Q正传》品味了半天之后,这才在网上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以及对这部的看法。

  其实就思想性而言,遍观整个华夏文学史,像阿Q刻画的这么深刻的形象极为少见,甚至是几乎没有。读这篇文章,简直就像是被一把把小刀子往身上割,将自己思想中的那个懦弱的“我”给捅的千疮百孔不成样子,因此别说是民国的思想混乱时期,就算是到了承平的年代,也有很多人对这部极不喜欢,甚至是感动厌恶痛恨。

  在异世界,就因为意识形态的变化,连教科书上都开始搞起了“去鲁迅化”,以前教科书鲁迅的文章连篇累牍,未免让人感到太过重视,可到了后来说没有就没有,也就几年的时间,教科书上忽然就没有鲁迅这个人了。

  有关人士说鲁迅的文章“艰涩难懂”,不太适合中学生阅读理解,所以大幅度减少,甚至完全废除。

  但这个理由未免有点牵强,文言文可比鲁迅的文章要“艰涩难懂”多了,也没见减掉多少,而像《阿Q正传》这样通俗易懂的,只要学生不是傻子,读起来完全没有阅读障碍。

  有的人说,因为鲁迅笔下的所写的,所讥讽的人在社会上越来越多,而且还越来越能掌握话语权,这些人在对号入座之下,感觉鲁迅的文章如芒在背,于是必须要拔掉这根刺方才感到舒服。

  因为他说的的太对了,太多了,太真实了,所以他必须要被抹杀!

  以上观点且不说对不对,但现在郭大路将鲁迅的文章在自己这个世界发表出来,却真的刺痛了很多人敏感的神经,引来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在这个世界里,从来没有一篇文章有如此尖锐的笔触。

  这简直就像是一根标枪,一把匕首,狠狠刺向读者的心脏,令人感到窒息,感到伤痛,而且还有一种被揭露出自己真实面目的恐慌与耻辱感。

  很多人看了这篇之后,如坐针毡,极不舒服。

  一位小有名气的作者在微博上评论道:“郭大路的这部,尖锐,深刻,令人深思,但毕竟反应的是旧社会人们的精神面貌,而出现在现代社会,未免就有点不合时宜。我们华夏人们早就站起来了,今天我们的强大是真正有底气的强大,并不是自我安慰的自欺欺人的强大。所以郭大路这篇文章虽好,只适合旧社会,对于现代人而言,那已经是过去式,对当今社会的意义不大。”

  还有一位作者评论道:“这部就如同冬天寒野上的白毛风,呼啸而来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