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孤城闭_狄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胜,他张口便是引的行军篇里的句子——听来是个有勇有谋的,堪为良将之材。”

  范仲淹踱了两步,转头笑道:“师鲁心中,以为狄青和种世衡二位将材谁更难得?”

  ...

  陕西战后军事调动,由夏竦知任陕西经略安抚使,又有范仲淹、韩琦为副,前者知鄜延路,后者则知泾原路。

  与范仲淹的小心翼翼相反,泾原路韩琦生而豪杰,弱冠之年进士及第,位及二甲;此番出任陕西,韩琦力主五路合兵,并行而前,乘敌骄惰一举而得。

  尹洙听得范仲淹此问,拜曰:“我此番前来,正是请老师共议五路合兵之策。”

  范仲淹长叹一声道:“师鲁啊,我今年已五十有二了。我在韩稚圭那样的年纪,也曾年轻气盛,幻想一举了结后患;可你看看陕西,将帅无谋、不务训练,库缗空虚,不议营构,面对着这样的军队,即便我有一腔豪情壮志,也无处安放啊。”

  尹洙道:“老师所言极是,但若拖延时日、财政日绌,恐怕国家更是难以支撑。”

  范仲淹走到舆图前头,指着西夏疆域道:“你可知,西夏境内山川险恶、沙漠广袤,西夏的都城更是远在贺兰山下的兴庆府。若要兴兵深入,粮草辎重必当绵延百里,极易遭受敌骑截袭;深入敌境,大举进攻,这是要让李继迁之祸重演吗?”

  尹洙叹道:“韩公曾说:用兵当置胜负于度外,若是霍去病如此畏首畏尾,又怎会以轻骑万余杀遍焉支山千里、封狼居胥。老师未免太过谨慎了。”

  范仲淹叹道:“大军一动,万命所悬,岂能置胜负于度外?”

  尹洙还欲再劝,却见范仲淹摆手道:“罢了,你不必再说了,回去复命罢。”

  尹洙素来知道他的脾性,见他心意已决,便再拜退出,起身回渭州治所复命去了。

  ...

  狄青从官署出来便径直往校场去了,不料一望之下竟有许多生人,便往一旁去问张衷,张衷道:“范大人把那些老弱胆小的都赶走了,然后在四周郡县乡寨招募身强体壮、勇猛能战的。”

  狄青环顾一周,好奇道:“杨统制也调往别处了吗?”

  李宜道:“杨统制本是恩荫的武官,此番朝廷大力整治,怕她留在这里不便,将她派往蜀中剿匪了。”

  狄青闻言微微怅然。

  三人正说话间之间有一八尺大汉走来,李宜低声道:“这是咱们这一部的主将焦用,从城外大营调来的。”

  只见焦用快步上前,拱手道:“久仰狄指使大名,以后咱们就是一起作战的弟兄了!”

  狄青瞧着他已逾三十,拱手笑道:“既是弟兄,焦大哥就不比客气了,咱们兄弟相称就是!”

  焦用朗声笑道:“老弟正合我的性子,爽快!”

  忽而听得鼓点急急地敲起来,焦用在狄青肩上一拍,复而转身高呼道:“间歇时间到了,各人起身列队。”

  狄青瞧着平日里懒懒散散的士卒如芒在背似的,心里又有了些气象一新的清爽。

  …

  用午膳的时候,狄青和张衷几个正闲话说操练比从前辛苦,却见一清秀儒雅的军官走来,李宜和张衷见了,忙用胳膊肘撞了一把狄青、拱手道:“范侍郎安好。”

  那军官瞧见狄青满脸的茫然,欣然道:“三位不必多礼,在下不过是恩荫的闲职。”

  狄青听他这一句便猜到了,忙道:“末将眼拙,还请范大人恕罪。”

  才说罢这两句,却有一小吏进来低声同范侍郎说了几句话,范侍郎回头向三人告了失陪,这才同那小吏匆匆去了。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