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卷_286_首长秘书腾云录:抓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卷(6)

  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常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曾国藩热长烧不退,许多官场中人对曾门官场绝学奉若圭臬,深信将此用于中国官场,则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杨德水分析过,原因大概不外乎三条:一是曾国藩升官最快,37岁官至二品,大清朝只此一人;二是做官最好,政绩卓著;三是保官有道,历经宦海风云,荣宠不衰。

  有那么几天时间,杨德水也很迷恋曾国藩。过后想想,又觉得挺可笑。每一个人的经历都是不可复制的。曾国藩之所以成功,一是时势造就,二是天资使然,三是个人努力。后人刻意模仿,就像刻舟求剑,结果肯定与愿望背道而驰。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徐东海是他的生活中心,也是他最优秀的导师。虽然徐东海临时兼管省委工作才短短几天时间,却有一种全新的气息在发酵、在酝酿。杨德水清楚地感觉到,徐东海某种潜意识觉醒了,他开始为潜意识深处的目标,扬起了驾驭权力的神鞭,随时准备策马奔驰。

  曾国藩认为,好话如醐醍灌顶,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因此他认为“扬人之善”“与人为善”应该是大领导的必备的素质之一。从徐东海言语和目光中所流露出来的情态判断,他深谙此道。下属为领导办事,图的往往是一句好话,一个褒奖。徐东海一句我心里都有数,便把要表达的千言万语都包罗在里边了,再加上那水一样温馨的目光,谁又会拒绝供其供其驱使呢?那一瞬间,杨德水觉得,书中所接触到的笼统的,含糊的东西,也开始变得清晰明朗起来。

  徐东海热情地招呼大家坐下后,他轻声慢语地说,你们可能还不知道,早上我的车子刚到行政管理中心门口,就被林朝新的亲属围住了,他们要我马上释放林朝新。至于理由嘛,因为赵爱花昨晚在网上发了个博客,说是此前的事都是她为了炒作而捏造中伤林朝新的。现在你们把林朝新找回来了,相信他们再也不会向我要人了。所以,今天找你们来,第一是要谢谢你们,帮我解了后患之忧。

  徐东海话音刚落,虞良岳便充分发挥了公安厅长的本色,铿锵有力地说,这还了得,简直是无法无天,想造反了。

  徐东海摆了摆手,说,没那么严重啦,每个人都有反映自己诉求的自由嘛。

  虞良岳说,那也得看什么诉求啊,我看他们是故意捣乱。

  徐东海说,我不完全这么认为,林朝新是他们的亲人,他出了事,大家关心,也是人之常情。你说得也很有道理,赵爱花是今天凌晨近4点钟才发的博客,他们8点钟不到就上这里向我要人,动作快得匪夷所思,让人不得不怀疑是故意捣乱。

  虞良岳有些得意地说,我说嘛,他们就是借机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