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五章 等待时机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夫总觉得这不是主要理由,他是看到过后世中国缴获印度的装备清单,连飞机坦克都缴获了不少,难道会缺吃的?再说印度东北部是平原,不是青藏高原,中国士兵都是农民出身会在平原饿死?开什么玩笑。

  这个时空中在战争开始之后,尼赫鲁曾经希望苏联给与一定的帮助,完善印度的补给线,那是谢洛夫去古巴之后的事情,具体则是库德里亚什运作的,现在看来空投的食品现在都应该被中国缴获了,毕竟印度军方失败的太快……

  把库德里亚什叫过来问了一下情况,库德里亚什拍胸脯保证把所有能证明是来自于苏联的标签都去掉了,谢洛夫还需问了一下有多少物资。

  “大概三千多吨吧?都是一些罐头和一些干粮。好像是谢米恰斯内主席吩咐的,说白天太明显了,我们计算了飞行时间,确定在旁晚时间抵达交战地点进行空投。”库德里亚什知无不言的说道,“早先训练的空降兵也空投到了远离战场的地带。”

  “三千多吨,每个中国士兵可以分一百公斤,不少了,至少两个月内是不会饿到的!”谢洛夫换算了一下,把补给线不足这条略过去,这也不是中国退兵的理由。

  这么一想,其实是外交压力让中国退兵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光谢洛夫现在看到支持印度的国家就已经有七八十个,谁知道过两天会不会更多一些,毕竟古巴导弹危机已经完事了。

  原本的历史上苏联是中立,可能也是被这种规模的舆论吓到了。现在的历史上苏联仍然要中立,因为刚获得的好名声不能白扔了。这么看来除了战果更大,其实中国面对的处境差不多,印度在一九六二年还是第三世界领袖,不结盟运动的盟主。轻易地就获得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支持中国的国家加起来不到十个。

  还是早先的问题,这种反对的声浪下,中国会不会撤军?谢洛夫摸着下巴很认真的想到,他知道撤军其实从后来的历史看,并不高明。固然对外交有利,但收获太小。他还真害怕中国顶不住几十个国家的指责真的撤军了,不说中国,其实苏联也吃过这种亏,就是刚刚见过时期的西亚美尼亚问题,苏联向土耳其表达了自己的善意,土耳其人把苏联的善意当做鞋垫,转身就把亚美尼亚人杀光了。

  那次教训让斯大林刚刚打完卫国战争就准备收拾土耳其,不过却被美国人阻止了。不过这次中国有利的地方,在于美国并不敢自己下场和中国作战。如果他真的这么做了,那苏联可是太高兴了,不论是赫鲁晓夫还是科兹洛夫、还是勃列日涅夫,都很愿意把苏修头子这种话当做没说过,体现国际主义精神来一场抗美援中。不要看两国弄得不是很愉快,但在一九六二年这些矛盾都是小矛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