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八十五章 中原僵持(三)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两样。

  只要他一句话,下邳乃至整个徐州,很快就将看不到任何一名僧侣,任何一座佛塔。

  毕竟这个时代的佛教还太过孱弱,笮融可以说是中土佛教的先行者。

  巨大的恐惧淹没了笮融的内心,他不敢赌,能以商人之身步入政坛,并最终执掌徐州,糜竺绝不是一个老好人,他的手段足以让徐州境内任何一人为之胆寒。

  在糜竺幽深的双眸注视下,笮融的抵抗如冰雪见阳光一般缓缓消融,良久,从牙缝里挤出了几个微不可闻的字。

  “要写什么信?”

  ……

  彭城国相薛礼,在陶谦入徐州后,他是反对声最大的一位高官,也迎来了陶谦最猛烈地打击。

  迫于陶谦的权势与手腕,薛礼不得不南逃渡江,带人屯兵于丹阳郡秣陵县,并在后来成为了丹阳太守高干的属下。

  而当扬州战事爆发后,由于薛礼抵挡住了刘繇的第一波攻势,也因此得到了高干的信重,时为扬州刺史的高干上表宛城,拜薛礼为丹阳太守,薛府君也算是彻底摆脱了徐州的梦魇,在江东扎下了根。

  但他心中对陶谦,以及对陶谦的左膀右臂,如今的徐州刺史糜竺仍然怀有深沉的恨意。

  也正是因为这股恨意,高干也愈发信重于他,因为在高干看来,任何人守江,都要担心他会不会投了对岸,可薛礼与糜竺仇恨深重,自然不会叛了袁绍。

  薛礼当然也没有辜负高干的期望,丹阳郡江乘县,始皇帝三十七年东巡至此渡江,当地遂立县纪念,得名江乘。作为长江下游最重要的渡口之一,江乘县自然是南北要冲,薛礼也常常亲自在此巡视防线,防备北方南侵。

  但初平三年九月二十三日,薛礼再一次来到江乘县,却不是为了巡查防线,而是迎接一位友人南渡。

  下邳相笮融,两人作为同僚也算是老相识了,原本薛礼很敌视笮融,因为曾经的笮融是陶谦的亲信,受命统管三郡粮草,权势滔天。

  可当得知笮融截了陶谦粮草,南逃至广陵后,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心态,薛礼与笮融搭上了线,并盛情邀请他南渡,合力抵抗陶谦。

  而当得知笮融准备除掉广陵太守赵昱,并在广陵劫掠一番后,薛礼更是大喜过望,广陵是徐州重镇,也是丹阳要面对的大敌,如果能削弱广陵的战争潜力,无疑是可以降低未来守江的难度。

  在通过笮融进献的粮草来取得高干的首肯后,薛礼拍着胸脯保证,只要笮融干完大事,他将亲自带人接笮融及其人马渡江,只要来到江东,糜竺也拿他没办法。

  前两日收到笮融的信件,他已经取得了赵昱的信任,就在今夜宴会上,他就能取了赵昱狗命,然后在岸边接应薛礼来广陵劫掠。

  而今夜江岸边战船旌旗招展,夜色笼罩下,薛礼在船上来回踱步,颇为焦虑。时不时的抬头看向对岸,等待笮融的信号。

  当对岸的火光隐隐冲破了夜色之时,大喜过望的薛礼立时下令道:“全军扬帆!渡江!”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