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十六章 决心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灵帝驾崩时进京奔丧才被何进征为从事中郎,转而迁河南尹。

  这两人与荀攸他们不同,刘表逃亡多年,是何进保举;王允被张让坑害时何进也是屡屡进言为他说话,二人对何进很是感激,何进也以二人为心腹。

  北军五校和河南尹都是至关重要的位置,足可见何进的青睐。

  李澈暗暗打量两人,刘表乃是汉末前期大诸侯,单骑入荆州,一手掌控荆襄之地十余年,足可见其手腕之强。

  王允更是历史节点上的关键人物,策划诛杀董卓,为吕布的二五仔战绩簿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两人都是汉末绕不开的人物,却不想今日在这种情况下见面了。

  时间在四人互相打量中缓缓流逝,何进突然开口道:“玄德与明远之言颇为有理,既然箭已在弦上,那便不得不发。子师与景升可有高见?”

  刘表今年已是四十有七,身长八尺有余,身姿雄伟,面容却是一副温厚长者的模样,颔下一缕短须,让人一见便有如沐春风之感。

  只见他缓缓开口道:“北军五校没有任何问题,伯求兄离职前已然梳理的井井有条,全军皆忠于天子、忠于太后、忠于大将军,请大将军尽管吩咐。”

  何进满意的点点头道:“景升辛苦了。”

  北军五校乃是大汉禁军,拱卫京师的主力。分为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射声五营,以六百石北军中候监掌全军。

  而何颙和刘表都是他深信之人,是以让他们前后掌管北军五校,以此彻底将这支部队握在手里,看来二人果然不负所望。

  李澈隐蔽的扯了扯嘴角,北军五校哪里靠谱了,何进一死,这位刘景升直接成了透明人,北军完全被袁绍掌控,之后袁绍不敌董卓,北军又归了董卓,根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

  但在这里他显然不能质疑刘表,不管是身份、资历,还是在何进心中的地位,刘表都要胜过他,贸然质疑只是结仇之举。反正只要保证何进不死就行。

  这边王允皱着眉头问道:“二位何以能保证太后允许诛宦?若无明旨而擅闯禁宫,恐怕天子事后会降罪大将军。”

  王允已过知天命之年。其身形瘦小,约七尺有余,发须皆白。面容坚毅,脸上皱纹纵横,布满岁月的痕迹。嘴唇削薄,鼻梁高耸,眼神锐利,看起来很是不好亲近。

  见王允问话,李澈正待回答,刘备答道:“王府君所言有理,但为保太后安全,显然此时不宜再联系太后,至于是否要冒此险,还要看大将军决断。

  下官以为,不管太后有无明旨,这宦总是要诛的,只在时候早晚。其决断实在于大将军之心。”

  王允默然,确实,本来诛宦就没考虑过何太后心甘情愿配合。如今能得到何苗与郭胜的支持,已是远胜之前了。

  先前一直拖沓其实是何进优柔寡断,倒是刘备和李澈帮他坚定了决心。

  想到这里,王允面色缓和,他拱手道:“是本府失言,二位所为已是功勋彪炳,足称煊赫了。不宜要求过分,剩下的事总该由吾等来解决,方不负大将军之恩。”

  何进郑重道:“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俱在某手,若再拖延下去,只恐智能之士与某离心,某意已决,先帝入陵之日,便是诛宦之时。”

  →☆→☆→☆→☆→我是文言文的分割线←★←★←★←★←★←

  进以绍为司隶校尉,假节,专命击断;从事中郎王允为河南尹、掾属刘表为北军中候。命丁原烧孟津,王允司察宦者。太后假恐,悉罢中常侍小黄门,使还礼舍。

  张让子妇,太后之妹也。让向子妇求恳,子妇言于舞阳君,入白太后,太后遂召诸常侍皆复入直。

  ——《后汉书·何进列传》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