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二十九章 新任京兆尹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

  三辅之首的京兆尹,由于关隘和崤函的隔绝,称之为关中王也不为过,权柄超过了河南尹,几乎与司隶校尉平分秋色,是一等一的重臣。

  这等好位置,纵然知道没有自己的戏,也让一众公卿怦然心动。

  见无人发言,刘协也知道问题所在,问道:“魏王麾下人才济济,还请勿要吝惜,为国选才为重。”

  刘备拱手道:“启禀陛下,臣确实有两个人选,只是究竟选谁,还要看朝廷方略。”

  “哦?”杨彪疑惑道:“魏王不妨先将此二人名讳来历道出,请满朝公卿议上一议,再论其他,如何?”

  “第一人姓陈名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陈司空之子,如今为卫将军府长史,为人聪敏机辩,才学非凡,可堪重任。”

  不少人纷纷点头,名门出身的陈群背景雄厚,声名远播,除了年岁尚轻,确实是足以镇守一方的人才。

  杨彪呵呵笑道:“本官倒是有些好奇了,另一人又是何等人才,能让魏王将之与陈长文相提并论。”

  刘备看了眼陈纪,微笑道:“另一人也是颍川人士,钟繇钟元常,历任尚书郎、阳陵令,如今为邺城令,想必陈司空也是知道此人的。”

  其他人还未有反应,陈纪一脸恍然大悟的道:“原来是钟元常,犬子愚鲁,才疏学浅,不足与此高士并论,还请魏王明鉴。”

  李澈憋着笑,瞥了眼侍立在身后的陈群,却见陈长史面色如常,毫无波动,似乎陈纪方才贬低的并不是他。

  其他人经过一番回忆,也想起了此人,毕竟是正经举孝廉出身的郎官,公卿们还是有一些印象的。而真要论起来,钟繇的资历无疑要比陈群深厚许多,若要为京兆尹,陈群尚有一些勉强,钟繇却是毫无问题,资格完全足够。

  杨彪若有所思的道:“看来此二人中,一人认为关中可图,一人认为可以暂缓?”

  “元常之谋,极有可能挑起关中战乱,此乃行险;而长文却是准备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短期难有成效。如何抉择,还要诸君共议,由陛下来做决断。”

  站在李澈身后的陈群也适时出声道:“下官才疏学浅,能力不足,无法像元常兄一般运筹帷幄,也只能做些分内之事。京兆尹之位,还是择贤为好。”

  公卿们面面相觑,窃窃私语起来。有想尽快安定关中的,认为资历重要的,都倾向于钟繇;而认为关中之事不可急躁的人则倾向于陈群,同时也算是在向司空陈纪示好。

  李澈也侧头对陈群小声道:“你为何不愿循钟元常的方略?”

  陈群瞪了他一眼,哼哼道:“你这般急迫,不过是为了你家岳丈的事,才与钟元常一拍即合。若依着往日里的性子,你恐怕也不会赞同一举吞下马、韩的策略。”

  “这你就错了。”李澈小声道:“钟元常确实有安定关中的能力,纵有私心,我又岂会因私废公?大王心里也是倾向于快速解决,你若是循他的做法,这次便可将你一把推上京兆尹的位置。”

  “……罢了。”陈群摇摇头:“我资历还不够,不如元常兄,京兆尹这等重位,受之有愧。”

  “行吧。”李澈耸耸肩,扫了眼公卿们,叹道:“看来应该就是钟元常了,只是我觉得那卫觊所言颇为有理,最好能让他与钟元常互补一下,以防万一啊。”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