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三十五章 郑玄(下)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玄摇摇头,喟然道:“这却是你过于自薄了,老夫敢断言,若换成老夫为北海相,却是不如你的。”

  见孔融张口欲言,郑玄悠悠道:“这天下之事,各司其职才是本分,没有人能够通晓万法。书中经义确实微言大义,其中道理也确实浩如烟海,但这都是先贤所见所闻之事。

  然而世殊时异,沧海桑田,先贤所见所闻,与我们所见所闻,却是大不相同。夫子可知大汉官制?荀卿亦未见过大一统之盛况。

  太常之职责对于我等而言确实是烂熟于心,可若临时有变,你可知该如何处置才能尽善尽美?这些都非一蹴而就之事,经学是道,官场又如何不是道了?老夫好经学,于为官一事上可谓一窍不通,若是为官,那只能是祸国殃民罢了。

  是以老夫从未有过为官之念,只想耕读授学,当初朝廷禁锢,老夫反倒是松了口气,因为再也不用担心被朝廷征辟。”

  当初党锢之时,郑玄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儒了,在东莱耕地授学,并未为官。却因为早年曾被党人领袖之一的杜密征为吏员,故而被一并牵连。

  后来党锢解除,朝廷大员争相征辟郑玄,其中大将军何进的征辟令难以躲避,郑玄不得不往京城一行,但不着朝服,仅隔一宿便逃离京城。

  其所作所为,确实是不想为官之举,而世人也多认为他不屑为官,却不料郑玄心中竟是认为自己才不配位,才不受征召。

  听完郑玄一番话,孔融已是目瞪口呆,喃喃道:“先生竟是做这般想法吗?”

  郑玄轻轻点头,叹道:“老夫毕生所求,便是整理百家之学,念述先圣之元意,此事便已耗尽心力,竭尽才能,于为官一道上确实难有建树。

  是以当初在愤恨之后,再阅览子干之书信,老夫却是自知犯了大错。青冀相隔千里,老夫仅凭传言便武断的指责一名疆臣,此为一;不明实情,不晓背景,却妄议他州政务,此为二;子干天下名臣,懿德大雅,克堪王臣,非我所及,老夫却因传言而伤故友之情,此为三。有此三错,老夫却是难掩愧疚啊。”

  “既然先生认为自己错了,那为何……”

  “文举,你还是不明白,老夫错的是武断的行为。老夫至今仍对冀州内情不甚明了,唯有卢子干书信简述,若是凭此便断定刘玄德未曾有错,还发声援护,这岂不是又铸下大错?

  故而老夫此时亦很是期待与刘玄德会面,一是当面致歉。二则是观其人,察其行,若确为老夫之错,自当向天下人谢罪。”

  孔融肃然起敬,拱手道:“先生今日所授,学生受益匪浅。往昔常有怀才不遇之感,今日先生一言,却是如晨钟暮鼓一般敲醒了学生。朝廷之举荐就如今看来,却真的是对先生的侮辱。”

  郑玄喟然道:“察举名士,举贤良方正本是好事,可朝廷如今征召之人,却是一意以名声为先,反倒是落了下乘。似老夫这般空有虚名之辈,便是十人,也难比朝中那些摸爬滚打为政数十年的郎官。

  与其举老夫为高位来邀买人心,倒不如好好考察一下那些不得志的官员,他们才是朝廷的基石啊。”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