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六十九章 入主冀州(上)_季汉长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处置?”

  “冲散其部,将他押到邺城来。”

  张飞领命而去,刘备微笑着对耿武道:“此行辛苦耿长史了,冀州今后事宜,还要多多依仗长史。”

  耿武叹道:“背主之人,不敢忝居长史之位,只为冀州安宁而来,请使君另寻贤才吧。”

  刘备愣了一下,点头道:“既然耿君坚持,备也不好强留,只是耿君无需自责,大势如此罢了。”

  “多谢使君开解。”

  “备新领冀州,倒是不甚了解州中俊秀,耿君既然有意归去,还请为生民计,举荐一二贤才为好。”

  耿武抱拳道:“多谢使君。”言语之中却是多了几分真诚。

  “使君,麴义部下骁勇善战,张司马那边……”抱拳谢完,耿武又担心的问道。

  刘备笑道:“无妨的。”

  见刘备云淡风轻,丝毫不以为意,李澈也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耿武虽然有些狐疑,但还是认可了这一点。

  毕竟麴义不算什么大麻烦,刘备登位,卢植不会再袖手旁观,纵然张飞不敌,麴义也别想翻起风浪来。

  李澈笑道:“麴义不足为虑,倒是邺城那边,韩使君已经下定了决心,不知魏郡的栗府君是作何想法?”

  栗攀,魏郡太守,然而也是全冀州最惨的太守。后世有所谓的三生作恶,附郭省城,栗太守虽然比邺县令要强一些,但与刺史同城办公,还是一件颇为不幸之事。

  魏郡之中自然是韩使君为尊,是以栗太守远不如其他郡守一般自在,行事也素来谨慎。

  这般好处是并未与韩馥结怨,二者之间的关系还算融洽,坏处便是于魏郡之中存在感甚低,地位不显。

  与他选择相对的便是南边的武陵太守曹寅了,与荆州刺史王叡不和,凭借对武陵郡的掌控力,硬生生逼得王叡离开州治汉寿,跑去江陵办公。

  耿武笑道:“栗府君素来很识时务,请李府君放心。”

  李澈轻轻点头,这位栗府君在历史上还有一笔记载,却是作为董昭的陪衬。几年后他死于部曲之手,接任他职位的便是董昭。既然历史上并未反对袁绍入主冀州,如今也没有必要逆潮流而动。

  “邺城如今想来也因为麴义之事有所乱象,还请耿君随备往邺城一行,安抚民众,尽快恢复冀州民生。”

  刘备说的轻松,耿武更是松了口气,这话只能由刘备说出,他若是催的急切,难免会产生误会。

  “使君心系生民,气魄迈于常人,冀州之幸啊。”耿武这话却是说的非常情真意切,此前支持刘备,更多的是因为沮授倾力担保支持,今时倒是有些庆幸自己的选择。

  “分内之事,耿君过誉了。”刘备摇摇头,转而对李澈道:“这边的事便交给明远了。”

  “使君放心,澈自会为益德压阵。”李澈轻轻点头,他此行还带了三千兵马,只是张飞自负无需援军,是以还留在此地。

  看着刘备与耿武一行人绝尘而去,李澈抬头望天,思绪万千。

  自出京之时定下的目标,由于种种阴差阳错,最终在半年的时间内达成,虽然只是初步有了名分,但却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历史的车轮彻底的偏离了轨道,不知会驶向何方。

  良久,李澈唤来属下吩咐道:“遣使往蓟县与土垠,请幽州刘使君与右北平的公孙校尉会盟。”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