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一七四章 僭越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觉到。

  大顺和日本的关系,很差。

  官方往来完全没有,也就在长崎有些非官方的贸易。

  当年大顺为了正统性,用了郑伯克段于鄢的手段,明明可以先把南明灭掉,却一直不灭,就为了逼南明向外国借兵。

  向外国借兵,不可同一而论。

  问琉球、缅甸、朝鲜等借兵,这是藩属履行封建义务,无可厚非。

  但问日本、教廷借兵,这就可以用来大做文章。

  借着借兵一事,用激进的意识形态对南明口诛笔伐,加上大顺刻意扶植的永嘉永康学派的意识形态,彻底击垮了南明的正统性。

  这是政治智慧。

  黄宗羲曾言,昔年宋亡之际,张世杰遣使借兵、陈宜中亦往占城借兵。故而当时情况,与宋无异。况且唐也曾借回鹘兵,汉奸二字,需再思量。

  当时南明朝中也有人说:“日本事成,则割诸岛与之。大海天乾,非比长江,纵然割岛,彼岂能与我争中原哉”。

  这事不好评价,穷途末路,自然不能指望一个家天下的封建王朝有什么民族意识。

  刘钰深知统治阶级的无耻,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可以值得大惊小怪的。

  但是后续的几封借兵书,引出了一个大问题。

  “恭维日本大国,人皆尚义,人皆有勇,人皆训练弓刃,人皆惯习舟楫,地邻佛国,王识天时……聊效七日之哭,乞借三千之师。”

  “窃慕日本大国,威望隆赫,笼盖诸邦;敬修奏本,请兵三千:一以联唇齿之谊,一以报君父之仇。伏仰德威,发兵相助。”

  当时借兵的书信很多,对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态度。

  之于琉球这样的藩属,是用让藩属履行封建义务的态度。

  而这几封借兵书,则用了三个很犯忌讳的词。

  “大国”。

  “唇齿之谊”。

  “聊效七日之哭”。

  前者好说,后者这个唇齿之谊和聊效七日之哭,则等同于把日本和中国的关系,自比为秦、楚。

  这使得日本很是膨胀,自认自己已经和中国平起平坐了。

  当然了,单就这个事而言,刘钰搞得“平等外交”似乎差不多,大哥不说二哥。

  单就传统的意识形态,搞平等外交,刘钰背个“汉奸”、“秦桧”的帽子,不冤。

  但其实这里面还有个事。

  东亚体系之内,没有平等外交,因为都是中华文化圈内的。

  和法国、俄国、英国搞平等外交,源于他们不是中华文化圈内的国家,所以即便平等也不能怎么样,因为他们夺不了“正统”。

  朝贡体系可以转为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朝贡体系的范围内,有且只能有一个正统天子,而这个正统天子肯定不可能是西洋人。

  中日之间的对等外交,这就还涉及到一个“正统”的问题。

  如果大家都是诸侯,日本觉得既然天朝都认可他们是“效七日之哭”乃秦楚关系,那么凭什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