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一五章 优势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是英国对其殖民地的定位: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

  他的定位非常清晰;泄压阀。

  不说是整个大顺的泄压阀,最起码是山东黄河新道问题的泄压阀。

  这个事不整完,大顺真要是炸了,那就真得三五十年后,激烈斗争后再度一统的那个政权,才有可能完成这个事了。没三五十年的混乱,不可能再度一统,而混乱期,是不可能修的了黄河的。

  大顺炸不炸的,刘玉是无所谓的,但他还是希望等黄河水道基本完工之后再炸。否则,那真是要死人的。黄河决口真不是那么简单换个河道,没有河道那就是漫灌、摧毁农业区、来回摇摆直到自己冲出来河道为止。

  至于人到了那边,爱怎么发展怎么发展,爱怎么折腾怎么折腾,将来大顺炸了,你们自己建一国,那也无所谓。

  大顺既不可能指望西海岸的原材料,也不可能指望西海岸的市场,至少三十年内指望不上。

  就大顺现在的技术水平而言,只要钱到位,移民难度不大。

  农业相关技术,包括犁、耧车、垄作、堆肥、高炉铁等,早两千年前,这个科技点就点完了。

  这和当初弗吉尼亚公司那群压根不会种地的、甚至说其母国还处在亩产90斤水平的农业技术的那群人,技术储备截然不同。

  洋流、季风、海图、导航术、月距角法、这个在大顺参加一战之前,已经把这些科技点都点完了,否则大顺是没资格参加一战的、也不可能高效地劫船。

  经度之战,刘玉押注在理科派,现在看来,战胜了英国的工科派。

  航海钟搓一个太麻烦,现在还无法量产;航海年历,找二三百“脑力民工”,年年能编,会查表就行。

  沿途的岛屿中转站、中途补给站,这几个东西,刘玉也靠着对澳门问题解决了。

  澳门问题是个幌子,打压的是葡萄牙的檀香木贸易,从而为檀香山的檀香木夺取了市场。

  葡萄牙的檀香木,借着澳门问题,大顺给了诸多的限制。

  加税、抓、罚、烧,几波下来,制造了一波大顺内部的檀香涨价,因为原本的供货商被刘玉祸害了,檀香山立刻迎来了“贸易的春天”,迅速填补了大顺内部的巨大檀香木市场。

  刘玉又不信佛,檀香木这破玩意儿,他也没啥兴趣。但借着这些事,以檀香山为中心的太平洋中转站,已经初现规模。

  最起码,可以保证躲避飓风、提供饮水、越冬泊靠、提供粮食、提供新鲜蔬菜水果抵抗坏血病、降低太平洋航线死亡率等功能。

  运输工具产能,这个问题更简单。

  大顺为了参加一战,憋了一堆的造船产能。

  一战打完,大顺不可能继续扩海军了,正好都要转型商船,满足波斯印度等各地贸易的需求。

  之前造船的产能依旧在,有从刘玉威海练兵时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