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2章 符合现状的上层建筑_新顺1730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基础的。

  让一群自小的认知是几亿人口的社会、依靠科举选拔人才、维系统治的大顺的人听来,难免觉得,桃花源美则美矣,却不现实。

  老马说过:【经济学原则上,很多人把极其相异的两种私有制混为一谈了。】

  【一种,是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自己拥有生产资料的劳动的私有制。】

  【另一种,是以对他人劳动的榨取为基础。】

  【后者,不单要与前者正相反对,并且完全要在前者的坟墓上发育】。

  在此时的北美这片土地上,以及从此时一直到1830年完成转型之前,实际上这两种私有制,一直是以一种混为一谈的形式存在的。

  北美的特殊环境、清教徒的垦耕劳作、广袤的土地、对原住民的屠戮侵占,使得大部分殖民者,都“恰好只有够自己亲手使用的资本”。

  自耕农、小生产者、小资产者为主体的这群人,依托着此时北美的现实状况和阶级基础,无疑非常容易接受约瑟夫·沃伦所宣讲的,柏拉图基于城邦和熟人社会以及家庭奴隶制所构想的5040人票主政治。

  正如俄国曾经“既痛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痛苦于资本主义不够发展”一样。

  北美也经历过本质一样的事,只是表现出的形式不同。

  老马说:【对民众土地的剥夺,构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法的基础。】

  【而垦耕殖民(这里的殖民指的是类似北美这种,而非印度这种),却是土地的大部分,属于民众所有。每个殖民者,都可以把那种土地的一部分,转化为自己的私有,转化为个人的生产手段,而仍无害于后来者和他们一样的活动。】

  【这,正是垦殖殖民地的繁荣与痼疾——对于资本殖民的反抗——的秘密。】

  历史也正是遵循着这样的道路,一路向前狂奔。

  伴随着土地逐渐被占满、移民越来越多、后来者可以接受更低的工资,以及更多的没有自己生产资料而只能受雇于人的移民者逐渐增加。

  到1830年代,以雅各布·阿斯特,从搞对华贸易积累为美国首富拥有2000万美元开始投资纽约地产为标志。

  那两种被混淆了的私有制,终于分开了胜负,也终于破灭了北美这些元勋们依托于熟人社会和小资产者自耕农私有制而构想的政治架构。

  一场浩浩荡荡的资本主义大发展,就此拉开帷幕。

  那种以对他人劳动的榨取为基础的私有制,用更高的生产力和更符合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关系,逐渐取代了那种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

  这便是老马说的: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必须要把以自身劳动为基础的私有财产破坏,必须要把劳动者剥夺,并且以此为条件。

  而这个条件,在各国是以不同的形式展现出来的。

  在北美,是以后续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