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七章 尹龙之狱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称职,爵赏太滥,工役过烦,进献太多,忠臣未复。天变之来,都由于此。内侍的设立,国初曾有定制,而今一监数十人,其颁布藩郡,总领边疆,荐引邪佞,投献奇巧,如梁芳、韦兴、陈喜之辈,不可枚举。乞无令干纪,奉使于外者召回,用事于内者省汰。今之大臣不结内臣则不得进,不依内臣则不得安,此以财换官,彼以官鬻财。乞罢黜此等不称职之大臣。爵赏应加于有功德之人,而现在一年传奉官至千人,数年已数千人;数千人之俸禄,一年以数十万计,皆为国家之租税,黎民之脂膏,不用以养贤才,而用以饱奸佞,实在可惜。如李孜省、邓常恩之辈。乞尽罢传奉官,以使爵赏不滥。京师建佛寺之役无宁工之日,京营将士不遗余力。如国师继晓,假妖以济私,耗费尤甚,中外切齿。乞皇上内惜资财,外惜民力,不急之役皆停罢。假借进奉以牟利者用一书一器竟获利十倍,乞留府库之财为军国之备。陕西、河南、山西大旱,赤地千里,尸骨遍野,边军将士以无军饷可发,逼得延绥巡抚章子俊,冒着被弹劾风险,带领万计饥民,前出乌梁素海垦粮,为饥民纾困,乞皇上体天心之仁爱,悯百姓之困苦,加以赈抚。如此则天意可回,呜呼!

  吏科给事中李俊这一番上奏可谓是切中当前朝中乱局,可谓是字字血泪,句句惊语,朱见深慌了,原本的一肚子怒气变成了恐慌,为何?看看吧,连当朝的戍边重臣、平安伯不得不冒着丢官卸职的风险,为了几万饥民去往蛮荒之地垦荒种粮了,这不就是说,朕已经到了天怒人怨,连上天也不容了吗?那是啥,当朝从二品大臣,看着内忧外患,为了一口生机,为了上万饥民不至饿死,甘愿冒着自己杀头的风险,已经逼的去往蛮荒之地垦粮,这,这,这,朱见深本来就口吃,现在顿时语塞。

  一时群臣激愤先后上言者,计有给事中卢瑀、秦升、童柷、御史汪奎,员外郎崔升、彭纲,主事张吉、苏章、周轸、李旦,中书舍人丁玑,副都御史彭韶,南京兵部尚书王恕等,大都为李孜省、僧继晓及传奉之滥而发。

  正所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无数个人加在一起,可谓天崩地裂,别看这些人官小职卑,当雪片一样的弹劾奏疏堆满了朱见深的案几时,加上天象有变而生恐惧之心了随即乃降李孜省为上林丞,继晓先为林俊所劾,自知难容,乞归家养母,至是亦革国师之号,罢为民。

  趁着朝中乱局军器局也来凑热闹,军匠金福郎上言说:正统间,本局军民匠五千七百八十七人,只有太监一人、内使一人、工部侍郎一人提督,近来人匠逃亡者多,只有二千余人,而监督内臣增至二十人,且私役优秀工匠,本局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