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九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十)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政见不合,在文学上也是针尖对麦芒。一次,苏轼拜访王安石时,看到桌上的诗笺: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反复推敲,发现了不合理之处——黄花就是菊花,深秋时节开放的菊花,最能经受风霜的考验,怎会被西风吹落?信笔一挥,写下一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王安石看过后,笑而不语,一纸文书将他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毕竟眼见为实,不如就给他一个见识黄花的机会。

  不久后,苏东坡在黄州看到菊花在风中飘落,满地金黄,才明白自己错了。只能默默表示:好吧,在下输了。然而苏轼并没有因此吸取教训,当他看到王安石写“明月当空叫,黄犬卧花心”时,老毛病又犯了,随手改成“明月当空照,黄犬卧花荫”。

  后来他才知道,原来诗中的“明月”是一种鸟,而“黄犬”则是一种昆虫的名字。

  英明一世的苏东坡,遇上王安石,却接连败下阵来,或许这就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吧。

  苏轼杠王安石的时候,大概也不会想到,在他离世六百多年后,一个叫毛奇龄的“奇才”横空出世,一句话就杠得他哑口无言。

  这一切,皆源于他的作品《惠崇春江晚景》中的两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毛奇龄就问: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杠的角度过于清奇,想来若是苏子在天有灵,也只能表示:虽然隔了六百年,但还是证实了那句: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杠人者,必被人杠之。

  户部给事中王博就是一个爱杠的人,在朝中杠的人人都怕他,就因为此,前几月庐州知府说吴江有水患,朝中人都不信,连国师李孜省也不信,什么高气压、低气压,什么热带气旋、等温线,弄的在朝人等还当是偈语听之。可王博不这样认为,不管说最多的偈语,吴江水发了,太湖水溢了,全被庐州知府应验了,身为国师的李孜省不如一位熟读圣贤书的庐州知府,肯定是假冒的法术,就上书贬李孜省一党,这个举动得到了朝中所有已圣人子弟自居的文官支持,虽然这个王博不讨喜,总算是干了一件合乎众人的事。

  王博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不以圣人为师,不以经文为学,哀哉,以圣人为师,以经文为学,学以经世致用,修齐治平,这才是一个君子应该要做的事情。李孜省之流,妖言惑众,糜烂朝政,当天厌之。”

  就这样,一场新的争斗在此时朝中兴起,其结果又是一地鸡毛。

  此时的章子俊正在家中做美味,这些年来,把家中的夫人们全培养成了吃货,章子俊虽没有什么大钱,有钱也全投入到了实验玻璃及提高炼钢上去了,可对吃食却很是铺张,这个铺张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