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十六章 千疮百孔(三)_大明求生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报啊,还得有沿途辖区内的驿站接待,为何这么大的官员致士没有接到通报,对于陶鲁这样的老狐狸来说,应付这种事小菜一碟。“知府大人啊,老夫已经不是朝廷命官了,致仕回家带着内眷家丁,住朝廷驿站就是徇私,这一路而来住的就是客栈,关于老夫致仕回家,吏部批文不日就会下达,这其中牵涉人员复杂手续繁琐,不瞒知府大人,老夫已老朽矣,提交文书后,就想尽快回到家乡养老,过几年清静的日子,所以没等吏部批文就上路了,想必下月朝廷批文就会到了,老夫正好也已在家了。”

  虽然解释的很勉强,好在也是情理中,对一个过了气的京官,张璡还是很客气的要求安排接风宴。“哎呀,老大人回家乡路经本官辖区,怎么能没一点表示呢,传出去别人就要说扬州府没人情味,今晚就在”望月楼“给大人接风,万望陶大人不要推辞……。”

  好在这一次遣御史刷吏牍,朝廷发往各地驿报上御史七员分赴各地,聂友良、洪性往两京,其中洪性打出旗号已经去往南京了,而章子俊挂都察院副都御史巡按南北直隶救灾事宜,朝廷没有明发通报,只是由内阁上奏,皇帝批准的去往应天府救灾抗灾事宜,为了能调动地方,补充了一位御史胡靖作为巡按,明面上有洪性,暗中胡靖盯着,又不放心胡靖,就把章子俊给安排上了,原本是想再派内官的,可是无人可派,就把陶鲁委派出来了,很符合朱见深的作风。最后也就没有把这个奇怪的“三人组”明发驿报,只是一纸塘报“三百里”发往南京备案。

  对于朝廷这样的操作,扬州知府不知道,面对张璡的请宴陶鲁也不好推辞,也就装模作样地答应下来,到了晚上,张璡特地按排了车轿来接,把“致仕”回家的陶大人、“大儿子”章子俊、“小儿子”胡靖及一行家眷全部接到了《望月楼》,此望月楼原来不是酒楼,而是一个”山庄“一样的去处,里面小桥流水,阆苑深重,今晚知府张璡还相邀了扬州有名望的大盐商及各衙门许多的官员,足足围坐了七大桌上等好宴,两边鹦哥细语地美人相陪,好似热闹非凡,这样的排场连章子俊看来也吃惊不小,不光场面大,还奢侈无比。

  第一个反应难道”三人组“已经暴露了行藏?当按排坐次时看着又不像,因为古人最讲究等级,除了陶鲁被安排主桌外,余下“家人”全部在下桌上作陪,如果暴露了行藏的话,那么章子俊作为伯爵肯定是在上桌头位了,可目前却在下桌上跟胡靖,还有周吏员、杨吏员及陶鲁的老管家等在一起,而雅琴、公上缨另安排在女眷桌上,跟一些当地官员带来的夫人丫鬟在一起用餐。

  今晚这样的场面上有总督漕运刘文为最,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