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六章 军政分离,佛法无边!_大明:你个暴君,竟成了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六卿渐渐取代国君成为晋国的权力中心。

  十一个卿族相互吞并,最终仅剩韩赵魏三个顶级卿族。

  庞大的晋国地盘,可以承载十一個卿族的利益,却无法承载三个顶级卿族的野心。

  晋国破碎。

  韩、赵、魏三国立。

  春秋,就此进入战国时代。

  这告诫了后世之君,平衡之术,固然是强国之法,但太过容易滋生野心,也极易导致裂土分茅。

  晋国,自晋文公改革,到晋幽公,三家分晋,一百九十八年。

  这期间,也曾军治万乘,独霸中原,但终化为一捧黄土。

  这条改革之法,能一眼看到头,这就是败国亡家,分裂国朝的路。

  这不是在反抗文官集团,而是在反抗皇权。

  出于见面之情,梁尚书、杨廷和尚书,没有直接骂王阳明深受皇恩,怎敢如此犯上作乱?

  难道,当了五军都督府大都督兼北征大元帅,就想染指皇权了?

  这军权,是陛下赐的,这些军士,是陛下养的,陛下一念之间,就可以收回来。

  要是王阳明给不出合理解释,两位尚书少不了一纸奏疏,参其谋逆大罪。

  “叔厚、介夫,陛下待我如国士,我自当以国士报之,岂会有裂土分茅之想?”

  王守仁看着二人眼中的警惕,摇摇头笑道:“只不过,三军六卿之法,有可借鉴的地方,比如说,文不御武,才是国朝兴盛之道。”

  文不知武,岂能御武?

  对此。

  梁尚书、杨廷和尚书认同点了点头,但警惕心,依旧没有放下。

  春秋晋国之盛,是不假。

  可是。

  放开文官集团对军方的辖制,一旦军方大将有异心,数以万计、十万计,甚至百万计的军队向国朝倒戈,国朝瞬间就能国将不国。

  唐朝末期藩镇割据,就是血淋淋的例子。

  正是汲取唐朝的教训,宋朝才会通过杯酒释兵权,文官执兵权,文官夺军方财权的手段,牢牢压制军方。

  宋朝这才有了高粱河、双歧沟两场战事的大败。

  况且。

  国朝初期,太祖就是采用的文武并重之法,之后几代君王都是如此,可谁让战神皇帝土木堡之变,将太宗皇帝五次北征漠北留下的精锐老兵和开国武将勋贵,损失的一干二净。

  而今,以文御武,虽说又像走上了宋朝的老路,但作为朝廷兵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名义上,仍是文臣。

  在心底,宁愿看到宋朝国破再现,也不愿看到唐朝藩镇再现。

  史书中,寥寥几笔,却写出了军将对文人士族的残忍!

  身体的中后偏下部,可以歪,但不能整个人都坐上去。

  “我这有道奏疏!”

  王守仁从袖中取出早准备好的奏疏,阐述道:“是结合春秋晋国,和唐朝的教训,请陛下在北征之后,对朝廷、军方分割。

  包括财权在内,不再相互统属,朝廷、军方,皆各自效忠陛下。

  军方增设东、西、南、北四方军部,择文武兼备的文臣任军主。

  军主在一方军部任职,不得超过五年。

  并在四大军部之下,对国朝两京一十三省之地部署兵力,增设十五个战部,择良将任军将。

  军将在一省战部任职,同样不得超过五年。

  无战之时,军主执掌军部的事务,军将执行寻常操练。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