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奸之一字,全国选妃!_大明:你个暴君,竟成了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求见。

  诸事不明的评语。

  不是说说而已。

  这部内诸多事务,都无法决断,只能前来请教祖父。

  “对天巡军矿铁,无限制供应!”

  “对大同镇赈济,最大限度供给!”

  “关于大同镇重建,要在新年到来前完成,天冷了,莫忘了给灾民多准备些过冬之物!”

  “关于两京一十三省衙门开支增加,予以函文训斥!”

  “为陛下在全国朝内之选妃,驳…嗯?”

  刘次辅心累代行着户部事务,看到最新的一道奏疏,愣在了当场。

  全国选妃?

  是谁提议的?

  刘次辅下意识地看向落款,不由得脸色一黑。

  那上面,赫然写着“刘成学”三字。

  抬头。

  正对上孙儿满是讨好的笑脸,眼中满是复杂。

  谢阁老闻声,从案牍后而出,走过来瞅了一眼,再看向刘成学的目光,仿佛是在看国朝新的大奸臣。

  新登高位,就迫不及待为陛下谋取好处,你是懂投桃报李的。

  “成学,这是谁的主意?”

  “当然是我一人的主意!”

  刘成学昂首挺胸,正声道:“皇帝,乃天下之父,皇后,乃天下之母,然皇父有了,国母焉在?”

  闻言。

  阁老们脸皮肌肉疯狂抽搐。

  这还是那个愚钝而不自知的孙子吗?

  陛下,过了年,也仅仅十六岁。

  刘次辅今年七十有二,虽然刘成学是次子的次孙,但今年也有三十了。

  而立之年的人,在这国朝中枢之地,能当着祖父的面,轻松喊出陛下是皇父,皇后是国母的话。

  真的是一点脸都不要了。

  不是刘瑾,胜过刘瑾。

  刘次辅忍不住一巴掌抽了过去,但就在落到实处时,看着孙儿懵懂、困惑的眼神,叹了口气,收了几分力。

  轻飘飘的,人都感觉不到疼。

  本来。

  因韩文、刘大夏失位,内阁首辅、次辅二代,三代上位的事,朝中大臣就多有非议。

  说是内阁首辅、次辅联手行事,为儿子、孙子上位不择手段。

  现在。

  孙儿又搞出了这事,很难不让人觉得,内阁首辅、次辅谄媚逢迎圣上,李氏、刘氏二代、三代皆是佞幸之臣。

  等这道奏疏传扬出去,内阁在弘治年间养的清名,算是毁于一旦。

  但又不能阻止,哪怕是内阁,哪怕是亲祖孙,也不能挡住一位国朝户部尚书,地官大人的谏疏。

  民间有句俗语,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叫自己去。

  诚不欺我也。

  刘次辅觉得,再这样下去,自己可能活不过今年了。

  “先皇三千弱水,只取一瓢,使得子嗣不多,国本薄弱,于国朝不利,成学所疏,不无道理。”

  谢阁老安抚道。

  在这世道。

  谁也不知道陛下几时驾崩。

  对国朝而言,皇子自然越多越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皇权顺利过渡,不必担心万一。

  以先皇为例,仅有陛下一子,倘若陛下在太子储君时有个意外,国朝大位无人继承,只能沦落到陛下的叔伯兄弟身上。

  先皇后宫之象不能再现,陛下必须广纳妃嫔。

  单从这角度来说,刘成学的考虑,着实是抢在了内阁之前。

  “于乔所说不假。”

  李首辅点点头,认同道:“眼下国库丰裕,全国选妃未尝不可,就当是把先皇未行之事,加到陛下身上吧。”

  “来人,呈奏。”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