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32章 东藩书院_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热情的说道。

  书院的山长是三一教里头一个坛主,名叫张子明,他原本就是福州秀才,还参与过围攻高宷,后来跟着三一教一起渡海,如今已在打狗港定居。

  因为有秀才功名还进过府学,去年张子明便被推荐为书院山长。一个在大陆上不怎么出名的秀才都能成为山长,也可见台湾岛上读书人有多缺。

  王文龙笑道:“贵书院的师生太客气了,请。”

  王文龙跟着张山长一起走进书院山门,而学生们则在后面挤挤挨挨,许多人都伸长了脖子向王文龙这里张望,想看看名满八闽的建阳先生究竟是什么长相。

  王文龙被张山长一路引进书院的讲厅,一群书院中比较出挑的学生被带到讲厅旁边。

  “山长好!”

  “建阳先生好!”

  学生们纷纷问候。

  张子明指着一个学生对王文龙介绍说:“这个学生叫林启昌,字漳艾,他们家原本是漳浦人,早在福建商人大举开台之前就已经迁居台湾,如今聚居在台中的北屯,林启昌做文章颇有几分功力,今年打算回漳州考举人。”

  “是个出色后生啊。”王文龙笑着点头道。

  林启昌则一脸激动:“在下早就仰慕建阳先生大名,今天终于有机会能够一见。”

  林启昌所居住的台中北屯在后世就是台中市的雾峰区,而林启昌的家族就是后世台湾大名鼎鼎的雾峰林家,这支家族在元代就已经迁居台湾,后来由雾风林家分出来的板桥林家等几支都是台湾本土有名的望族,原历史上在郑成功时代雾风林家就进入台湾的权力中心,青史留名的包括郑成功手下大将林凤,还有后来带着篮球游回祖国的那位林先生,也是雾峰林家的后代。

  接着张子明又指着一个脸上带刀疤的青年介绍说:“这乃是福州的廖文远,随其族来到台中一带开垦,文章做的也不错。”

  王文龙好奇问道:“朋友脸上疤痕从何而来?”

  廖文远直白的用闽南口音回答:“幼时随父亲同土人争水,受土人毒箭咬了一口。不过已把水塘争下来了,些许小伤并无挂碍。”

  “当时你几岁?”王文龙问。

  “约莫九岁了吧。”廖文远回答。

  张子明连忙在一旁补充:“那时与他们争水之岸里社,如今已经加入三一教,成为熟番了。”

  王文龙点点头称赞道:“小友九岁之时就能提刀上阵,真乃少年英雄也。”

  接着张子明又为王文龙介绍在北部淡水一带长大的陈耀漳,和廖文远与林启昌不同,陈家在淡水一带已经跨过开垦的阶段,开始在淡水的定居点附近行医,并且通过和土人之间的长期交流建立了关系,在淡水一带经营木材生意。

  陈耀漳今年也要回福建科举,因为他家族中人多少都认些字,陈耀漳从小也是被当做读书种子培养的,他考上举人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