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69章 叶青云?_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不足那就只能徒叹奈何了。

  当然除了这个特别的观点,还有就是选才要重实学,文釆什么的拍马屁、搞政斗很有用,但用来办实事就歇菜了,真要做事什么儒家经典都没用,还得是数理化。

  面对朱元璋的这番策问,其他学子开始绞尽脑汁的引经据典,甚至反问朱元璋是否真的能听进去建议,还是从心里就轻视他们这些文人,没把他们当回事。

  虽然这些文人用词委婉,但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相对于他们的犯忌之言,那些跑到明黄书院跟着方孝孺信奉明黄理学的人就要好得多了,他们也都是认同明黄理学重实践的理念,跟李伟的重实学的想法大致相近。

  而鲁修几人,则更是轻松,直接将李伟指点的这些观念加以改善,便能轻松应对。

  殿试没有会试那么麻烦,若不是繁琐的礼节耽误了太多时间,就皇帝的几个问题用不了一个时辰就能答完。

  时至正午,随着礼官鸣鞭,答卷时间结束,有专门的官员将学子的答卷都收了上去,朱元璋直接与众考官现场阅卷。

  当他看到那些士子的猜忌之言,不禁眉头皱起。

  但这毕竟是科考,他也不会因为士子的言语有些难听就把人怎么着,只是沉着脸把这些答卷扔到了一旁。

  当看到明黄书院那些士子的答卷,他的脸色才算好了一些。

  有德无能就是因为缺乏实践,明黄理学的理论对改变大明当今的文风作用极大,这也是他在削减李伟权势的同时,还答应给明黄书院会试资格的原因。

  明黄书院是李伟一手创办,虽然朱标是名义上的校长,但李伟才是真正的主事人,这书院中的学子若是高中,肯定也少不了会进一步增强李伟的权势。

  但即便如此,朱元璋还是要用这些能吏良臣,朝政不是仅有权谋,更有家国大义。

  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

  党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只有党争。

  明初同样有淮西和浙东之争,但却并没有像明末那样造成亡国之祸,相反的反而国力蒸蒸日上。

  说到底还得看帝王的手段。

  就像李伟要争权,在朝堂上所言也都是利国之言,对朱元璋来说,只要他还没有到失控的地步,那就是有利的。

  朱元璋脸色好转,看了几份这些答卷,心里还算比较满意,只是这些人理念相差不大,答的也都差不多,他便没再浪费时间,快速御览了一遍就翻过去。

  然而,当他翻到其中一张答卷时却是突然停顿了下来。

  “伏见陛下德音,臣斗胆拙言,人无完人,古来德才兼备者凤毛麟角,自然难求,臣以为才能更重于德,若兼有盛德自是大善,若无尚可以律法管束,反之有德而无才,奈何善心却害民……”

  朱元璋看到这些议论,顿时大为惊疑。

  上千年来,官员的选任都是以德为先,而他手中这份答卷却提出了不同的观点,这种观点在其他文人看来那就是大逆不道。

  然而朱元璋却并没有这么想,反而是眼前一亮,觉得这种观点很是新颖。

  他是个实用主义者,答卷上的这番言论虽然听起来离谱,但细细一想却也不无道理。

  朱元璋将目光看向答卷的姓名,直接开口叫道:“叶青云?”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