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6章 九卿逼宫3_不明不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6章九卿逼宫

  “……”眼下就是如此场面,内阁大学士与九卿们全都凝神屏气,眼神跟着小竹棍忽左忽右,连情绪最激动的李廷机也手捻胡须陷入了沉思。

  “现在朕就来回答为何秦长城能更靠北,而我大明长城往南退了几百里。不是我大明无法向北推进,而是地理条件不允许了。

  沧海变桑田,这句话就是原因。气候经过上千年的演变,现在和秦朝已经不一样了,包括温度、风力、降水量等等都不一样了。

  变化的结果直接导致了北方土地干旱、沙漠化,原本能耕种或者半耕半游牧的地区,现在全成了土地贫瘠的草原,甚至是沙漠戈壁。

  在这种自然条件下,出于成本考虑,把防线向北推明显增加了朝廷和百姓的负担,多出来的土地除了长草之外没有任何用处,得不偿失。

  这就是大明长城为何比秦长城向南后退了几百里的深层原因,不知道朕讲得是否明白,众爱卿听得是否清楚?有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尽管问,暂且不用遵循礼法。”

  不等大臣们想出答案,洪涛就把答案公布了。这道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了气候、地理、地质、农业、畜牧业、以及民政和军事诸多项目,最终还要用统计学来总结,跨度太大,真不是明朝人能在短时间内算计清楚的。

  别说这些做事流于形式,整天勾心斗角,无心钻研学问的政客,就算把钦天监的专业技术官员找来,几年之内同样算不出结果。

  “……”偏殿中除了小竹棍有节奏敲击地面的轻响,一时间鸦雀无声。十几位大明顶尖高官有的沉思、有的低头、有的望天,没一个人肯先出声反驳。

  虽然皇帝说的这些东西有些听着比较笼统,但只要是聪明人就能从中感觉到各种联系,从而推理出相似的结论。想反驳总要找到漏洞,还得有论据支撑,否则就算皇帝表示不计较,谁敢空口白牙的抬杠玩?

  “臣有事请奏……”隔了好一会,眼见皇帝已经有些不耐烦,沉着脸走回了书案后面,才有人起身捧场。

  “赵尚书,此间不是朝堂,你我君臣之间只论学问,不必拘礼!”洪涛抬起眼皮看了看,眉头皱得更紧了,说话之人乃户部尚书赵世卿。

  这位是标准的中立派,且比朱赓有原则。万历皇帝活着的时候想给福王大修府邸,他就敢当面给顶回去,非说户部没钱修不起,一点面子不给留。

  如果他也要帮着李廷机等人向自己发难,试图改变殿试结果,那结局还真不太乐观了。一个吏部、一个户部,在朝廷里影响力非常大。全站到自己对立面上去,不可能用讲道理的方式说服,最终还是得让步。

  “近年来北方各地天灾频发,冬日地冻天寒,比酷寒之地也不承让,夏日旱情涝灾不断,民众苦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