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2章 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_大宋医相:开局和李清照私定终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2章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和上了!范正也同样以愁为诗!”

  “丑奴儿,此乃丑奴儿的词牌名,南唐冯延巳曾经用此词牌名写春愁。”

  有人看到这一幕惊呼道,众人一片哗然,如果范正再和一首诗,这已经是和了第四首诗词了。

  “少年不知愁滋味!”

  “为赋新词强说愁!”

  ……………………

  众人心中顿时浮现出一个少年风华正茂、意气风发、不知愁苦,为了写出千古名篇,喜欢登上效仿古人登楼赋诗,为了写出新词强行说愁。

  “我就说么?范正的两首《钗头凤》还有半阙满江红根本不是他所能体会的心境。”

  “还有宫墙柳也不符合实际,那对夫妻乃是普通人家,怎么会有宫墙,还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范正还不到弱冠之年,如何有三十岁,征战八千里。”

  “如今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乃是范正为赋新词强说愁。”

  这些疑点其实早就被一众文人质疑,不过世人写诗都喜欢夸大这也无可厚非,再加上这些词语仿佛天然契合,另加改动则会意境大变,众人也就默认了下来。

  如今范正终于亲口证实了千古名篇中的疑点,而且给出了更加合理的解释。

  “此乃又一首千古名篇也!”

  一个文人信誓旦旦的说道,单单这上半阙就已经让他心静触动,曾几何时,他年轻的时候何尝不是如此。

  其他文人也纷纷点头,范正此诗算是写到了文人的心坎里,当下不禁期待的看下去。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只见范正继续写道。

  “这恐怕才是范兄的真情实感。”苏遁感叹道,李伯父极为固执,对范正偏见极大,极力阻止二人相恋,又怎能不愁。

  “之前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而无话可说。”杨介也叹息道。

  “李清照的愁绪很重,连小船都载不动,而范正的愁绪却在心中,有口说不出来。”众人感慨道,二人的写愁的方式不同,却将愁绪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范正重重的写下最后一笔。

  “好一个天凉好个秋,正好呼应李清照的闻说双溪秋尚好,简直是神来之笔。”

  “还有两句叠句,更是精彩至极,层层推进愁绪,实乃点睛之笔。

  “这四首诗词注定会名垂青史,羞煞我辈了。”

  不少文坛之人颜面无存道,他们自诩为文坛名宿,才华横溢,在两个小辈面前,简直是云泥之别。

  “这是何等的才华,却是一个医者手中写出。”无数读书人哀叹道。

  范正写完之后,提笔写上词牌名——丑奴儿.书李府道中壁,随即转身离去。

  “书李府道中壁。”

  众人看到这一幕,不由面色古怪,一对才华横溢的才子才女,却被李父强行阻拦,只能在李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