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 盐税_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霍仲孺一脸的疑惑,怎么自己的儿子仅仅看了一眼就知道偷逃了。

  霍光先问了霍仲孺:“阿父,咱们下河县有多少人口?”

  “一共三千两百户,共计一万五千余人(大门大户丫鬟下人多,一户可能就几十人)。”霍仲孺刚看过资料所以记得也清楚。

  “阿父,一个人一年需要多少盐?”

  “这谁知道?”

  这些事情没有一个具体的统计。

  但是霍光知道,正常人一年的盐摄入量是2.2公斤,也就是4.4斤,汉朝的一斤大概是256克,也就是半斤左右的样子,换算下来就是一年需要摄入了盐按照汉朝的重量单位算是8.8斤。

  当然这是需要的大概的量,因为汉朝的盐不纯,而且人也不可能纯啃盐,是加入到菜或者汤里面,多少会有一些消耗,目前务农的人也多,面朝黄土背朝天对于盐分的需求非常高。

  姑且就算一人一年就需要9斤盐吧,盐是必须品,算上损耗还有大财主家的挥霍用度,9斤这个数量只少不多,而且霍仲孺算的人头数还是有户籍的人,没算上流民也就是阿豪这样的人,流民上百人总还是有的。

  一万五千人余人,每人九斤盐,也就是十三万五千斤盐,这就是1125石,这还是基于保底消耗的情况下,真实的消耗绝对超过这个数字。

  可是之前少府统计各大盐铺售卖后缴纳税款的只有300石,这就只有两种情况,一要么是私盐泛滥,二要么就是偷漏盐税了。

  但是因为现在是允许私人卖盐,所以不存在私盐的事情,只能是偷漏的盐税,而且偷漏的非常严重,偷跑的远比账面上的还多,可以说是非常的嚣张了。

  就算如此盐税还是县里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这是有问题非常多的小朋友就要问了,口赋和算赋两种人头税算下来就远比盐税来的多啊,为什么还说盐税是县里重要的财政来源呢。

  因为口赋和算赋所得之钱财可不归县里支配,大头都得交给皇帝,而且如果收不上来还得想办法补亏空,碰到灾年或者农作物欠收的时候,收不上来是很正常的情况。

  汉朝允许私自贩盐,所以盐税基本都留在了县里或者诸侯国自己所有,相比起其他东西,盐品类单一,已经算是最好收的商业税了,其他商品估计偷漏的更加严重。

  仔细一想,这样的环境下,不偷漏是不可能的,不偷漏那些大商行怎么赚钱,之前的少府和手下的县吏们哪来的钱买房买地。

  这就是为什么郡守直接给了霍仲孺少府职位的原因,因为这是一个肥差,可以说是最肥的差了,这才刚上任两天,就有人排着队来拜访了。

  霍仲孺凝眉深思:“看来情况很严重。”

  “阿父,你也看出来情况严重了?”

  “看不出来,但是听你这么说我觉得情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