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鹞子(四)_明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阳城郊交给枣阳方面接手后,孙为政就依着覃奇功嘱咐将人尽数带到了枣阳县城附近。收纳徒附的事,此前已经通传枣阳各地,枣阳县城府库存粮不多,因有着头前帮助范河城建造敛财的情面在,王来兴与何可畏咬紧牙关,从赵营本就不算丰盈的军仓提粮救济,望着押粮牛车一辆辆驶离范河城,何可畏当时就忍不住浩叹道:“此三万众来,我营一年之储蓄皆成泡影矣。”隐隐认为赵当世不顾实际,沽名钓誉。

  昌则玉却认为赵当世此举是千金买马的义举,利在千秋。顶头上司都发了话,何可畏翻几个白眼,也无话可说,老老实实组织兵士,按批次拨付粮秣到枣阳县城附近的徒附流民营地施以救济。

  这样过了一阵,没成想出了乱子。先是县中有官吏、乡绅陆续进言,主张将这些人迁往别处,而后更是爆发了几次当地土著与徒附相争斗的事,还死了几个徒附。覃奇功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三万徒附不是小数目,暂屯聚县中尚可,但时间一久,就传出了赵营要夺原有民田及其他产业分给徒附耕种的谣言,原来隐忍不发的枣阳县各宗族豪右不禁大为忧虑,面寻覃奇功诉苦多次无果后,不得已自发组织起来,以暴力对抗。

  另一面,这些徒附多是西营流窜路上陆续捉来汇聚而成,三万人中,很多籍贯陕西、河南、南直隶等地,湖广人不足三分之一,枣阳本地的就更是微乎其微。他们的语言习俗与枣阳地面大相径庭,当中也有不法胆大之辈做些鸡零狗碎之事,由是时常免不得与当地土著起冲突,小矛盾渐渐累积,枣阳土著的恐慌日盛,加之不少心怀叵测之人煽风点火,矛盾瞬间爆发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日前,枣阳县城附近各大豪族聚起家丁数百,冲击十余个徒附营地,徒附们人虽多,但手无寸铁,只能挨打。镇守县城的徐珲冷眼旁观,手下战兵坐视乱起纹丝不动。覃奇功派人请他,他只推说战兵之矛,对外不对内,摆明了要置身事外。覃奇功无法,仅凭自己与李万庆、孙为政的一二百用以维持县中秩序的团练乡勇难以为继,只得再向范河城的王来兴求助。

  王来兴以大局为重,亲率练兵营赶到现场镇压。练兵营兵马一到,豪族家丁们便不打了,反而是族中有名望者将王来兴围了个水泄不通,叫苦连天。覃奇功赶到现场,见事态难平,权衡利弊后无奈承诺,五日内将三万徒附迁至别处。豪绅们得了这个承诺,方才带人离去。

  可火烧眉毛顾眼前,为了灭火,承诺是许下了,这三万徒附却将何去何从?覃奇功脑袋一时间大了数十倍,王来兴则提出可以将他们全迁去范河城。

  赵当世建立范河城之初,便不是单纯为了营造一座军事堡垒,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