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章 公理与强权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行陈述。

  是非成败在此一举。

  历史上的顾维钧没有过“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但他的话一直在暗暗透露这一层意思。

  《我的1919》编剧挺厉害,进行了高度浓缩并做了合理的影视化改编。

  外交场上的辞其实大都十分冗长、谨慎,听起来感觉没那么铿锵有力,因为他们的首要目的是不能漏出哪怕任何一丝一毫的破绽,还要绞尽脑汁想办法套对方的话。

  顾维钧只花了一就整理出了非常优秀的发言稿,次日的正式会议上,他首先亮明态度:“山东因历史、人种、宗教、风俗、语言、国防等关系,与别种海屿不同,应令德国将所租青岛及胶济铁路及附属权利,完全、直接归还中国。”

  关键点是“完全”“直接”二词,不能经手日本。

  然后顾维钧详细阐述:

  “所有德国胶州租借地、胶济铁路及其他权利,即应直接归还中国。该地为中国领土完全之关系,不可稍有亏损;人民三千六百万,自有历史以来为中国种族,操中国语言,奉中国宗教。该地租与德国之原委,早为人所尽知。当时因教案问题,德人用武力要挟,中国不得已徇其所请。

  “以形势言,胶州为中国北部门户,为自海至京最捷径路之关键,且胶济铁路与津浦相接,可以直达首都。即仅为国防问题,中国全权断不能听任何他国于此重要地点,有所争持。

  “以文化言;山东为孔孟降生之地,即中国人民所视为神圣之地。中国精华,该省力量居多,故该省为中国全国人民目光之所集。

  “以经济言,该省地狭而民庶,面积不过二万五千方英里,人口多至三十六兆,人烟稠密,竞存不易,设有他国侵入其间,不过鱼肉土着而已,亦不能为殖民地也。

  “故以今日会议所承认之民族及领土之完全各原则言之,则该地之归还中国,实为应得之权利。”

  在谈到文化时,顾维钧那句“山东为孔孟降生之地,即中国人民所视为神圣之地”,就是电影中着名的“中国不能没有山东,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出处。

  顾维钧的演讲要更全面、严谨,照菇了方方面面,滴水不漏。

  最后,顾维钧再次用巧妙的外交辞令:“日本军队为中国驱除德国势力于山东,中国至为感激。

  “英国于欧战危迫时,仍能出兵相助,亦中国所深佩。

  “其他联盟诸国与德相持,使不能分兵东援,亦中国所不能忘。

  “但感激之忱,虽至殷切,若竟割让中国人赋之权利以为酬报,由此再播将来纷争之种子,则倘不力争,无以对中国,亦无以对世界。

  “所有中日在欧战期内所订条约、换文、合同等,因中国加入战团,情形变更,该项条约等均应认为临时性质,须交大会决定。”

  铺垫了那么多,感谢了所有人,最后一句话才是他的目的:承认了日本现在占据青岛的事实以及密约这个软肋,又巧妙地转换了问题角度,即“该项条约等均应认为临时性质,须交大会决定”,争取到了打消日本企图从而重新商议的可能。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