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三十七章 园长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生命,”记者重复了一遍,“我想这就是您的自然神学观点。”

  密立根并没有否认:“科学实践与基督教信仰交相呼应,由宗教精神支配的科学是人类进步的关键,也是人类的希望。”

  对于大名鼎鼎的科学家而言,密立根的观点相当罕见。

  他的名头响亮,李谕还挺担心这种观点传回国内的。民国时期对西方相当崇拜,是那种从科学到宗教、从语言文化到衣食住行每个细节全方位地崇拜。

  中国毕竟是人口最多的国度,就算西方传教士几百年的传教工作极其失败,还是有很多人信仰基督教,民国刚成立的这几年,中国每年售出差不多四百万册《圣经》,接近十九世纪初全球范围的流通数量。

  所以密立根的说法或许会成为不少一知半解之人的武器。

  ——

  采访结束后,李谕又给中国留学生们开了场讲座,然后便登上了赴欧的游轮。

  第一站先停留伦敦,李谕前往剑桥大学会见卢瑟福。

  刚踏上伦敦的土地,李谕就感受到了一战还未散去的阴霾。伦敦不久前才刚刚恢复了路灯照明以及面包点心烘焙,——此前担心光亮会成为德国飞艇的轰炸目标。

  伦敦作为所谓世界第一强国日不落帝国的首都,目前仍然需要进行食物定量供应。

  剑桥大学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战争期间,剑桥有2162人阵亡,伤者几近3000,占从军者的三分之一,这些人基本都是精英阶层。

  在四年中总计约有八万伤兵由列车送到剑桥进行医治,所以这里的空气弥漫着消毒水的味道。

  剑桥恢复到战前规模可能还需好几个月的时间。

  “欢迎来到废土乐园。”卢瑟福见到李谕后开玩笑道。

  李谕则祝贺说:“恭喜卢瑟福教授升为第四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

  卢瑟福说:“接到这个任命我很吃惊,因为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向来是一个终身职位。汤姆逊教授被聘为三一学院院长以及皇家学会会长后,无法兼顾这么多工作,才不得不辞职,否则我肯定没有机会。”

  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是全英国最重要的物理学教授职位,代表英国物理学界最崇高的地位,汤姆逊选择卢瑟福没有毛病。

  麦克斯韦创建了卡文迪许实验室,他生前还没有诺贝尔奖。

  第二任主任瑞利在1904年获得了诺奖;

  第三任主任汤姆逊在1906年获得诺奖;

  第四任主任卢瑟福则是在1908年获得诺奖,只不过是有些意外的化学奖。

  他们的获奖年限正好都相隔两年,而且一个比一个获奖时年轻。

  总之,“诺奖幼儿园”园长正式挂帅上任。

  李谕问道:“四年下来,实验室的工作应该几乎停滞,研究人员都回来了吗?”

  卢瑟福一下子又想到伤心往事:“莫斯莱回不来了,不然我们应该可以一起继续原子物理学的研究。”

  “确实太遗憾了。”李谕惋惜道。

  卢瑟福说:“好在查德威克在德国战俘营待了几年,毫发无损地回到了剑桥,只不过明显瘦了很多。”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