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三十二章 赴约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多报纸信誓旦旦宣扬李谕的成就,不得不让他们警惕。

  说起来,这么多年来,孔家正宗确实非常看重自己

  “衍圣公”的爵位。这个爵位在明清时代非常高,超一品,而且享受各种优厚待遇,全天下没有任何一个庙的香火能赶得上孔庙,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中华大地上演过无数王朝更替,曲阜孔家能一直繁盛至今,就是靠的朝廷的恩享。

  但其中也发生过一段插曲。在一千年前的两宋之交,北方河山被金国占领,导致衣冠南渡。

  孔家当时的长子带着族谱南渡到了浙江衢州,所以在衢州也有一个孔府,即所谓的南宗,当年同样非常厉害。

  剩下的族人则留在曲阜,即北宗。不过后来元朝一统天下,衍圣公自然只能有一个,最终还是定为曲阜北宗为正宗。

  至于到底谁正宗,这种事其实不用争,皇家传承里这种事多了去。南北孔庙时期,时间不久的北宋还有赵匡义的烛影斧声哪。

  孔府南宗失去爵位后,迅速衰落。所幸明武宗时期又给了他们一个五经博士的世袭官衔,才好起来。

  所以对于一个想要长久繁衍的家族而言,在封建时期,世袭爵位极为重要。

  不仅是爵位,还得是世袭罔替,不能一世世降阶。此时的情况就是衍圣公担心科举废除后,儒家地位会受到冲击,儒家地位冲击,影响最大的当然就是自己。

  但李谕作为后来人心里明白,他们实际上多虑了。衍圣公的爵位废除起码要到民国时期,不过那时候又冒出来个孔祥熙力挺孔府。

  只不过此时的人自然不可能知道后续事态发展。李谕叹了口气:“信心是信心,但也没必要把人当成偶像,个人崇拜是搞不得的。”李谕的想法太超前,严复说:“各界报纸的做法没有错。现在国民信心严重受挫,好不容易看到一点希望,就像是救命稻草,或者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然让人心生向往。”李谕笑道:“他们还真是不遗余力,不过冠的各种头衔确实有点太高,说是科学巨匠就够,怎么又成当代圣人了?圣人这两个字可没人承担的起。”就像之前说的,大家虽然愿意看见造神,但高处不胜寒,可不是容易待得住的,滋味也不会多好。

  严复觉得无所谓,说:“报纸嘛,总归会有一些夸大之语吸引大众注意力,倒也无可厚非。”李谕摊摊手:“我听说曲阜孔家氏族现在有上万人,我这一去恐怕会被唾沫淹死。”

  “好像有这种可能。”严复略显严肃地说。李谕苦笑:“严师,你有没有办法?”严复突然想到了个主意:“从京城去曲阜必然是要走运河,但是现在山东段运河受限于黄河改道,淤塞难行,基本只能通到临清。临清距离山东省治所济南府已经不远,可以取道济南,正好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