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章 少林扫地僧_方外:消失的八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重视,大概是因为如今的“发达国家”没有这种东西吧。

  丁齐在图书馆工作,知道怎么去找也有条件去找,他开始查阅历朝历代的境湖一带所在州县的地方志,也在留意历史的境湖名人所撰写的游记、书扎、集。境湖大学图书馆这方面的资料不全,他还特意搞了张介绍信跑到境湖市档案馆去查阅。

  想法挺简单,但实际去做却太不容易了。这么多资料多少年来可没有人整理过电子版,不可能输入关键词可以搜索出想要的结果,有很多还是孤本、善本,只有戴着口罩和手套一卷卷小心翼翼地去翻,内容都是竖排的繁体言,在浩瀚的信息留意相关线索。

  地方志记载的内容,主要是历朝历代的官员任免、还有孝子节『妇』受朝庭表彰,包括各种天灾人祸以及辖境内发生的重大案件,基本都是记事、记言、记行,有关具体的风景地貌描写很少,需要一点点去找,尤其要关注古籍提到的地名,这太累人了!

  但丁齐还真的发现了两条线索,其第一条线索尤为醒目。他在地方志看见了一句话:“镇郊,江之阴,有大、小赤山,连丘临水壁立。”

  这是唐代的记录,言没有标点,说的不是小赤山而是大、小赤山,所谓阴,指的是长江南岸,应该是现在小赤山公园的位置。而在后来的史志,又有好几处偶尔提到了“大小、赤山”这个地名,丁齐知道小赤山在哪里,却不知大赤山在何处。

  他所看过的资料也没有刻意解释,是一个地名而已,自从唐代时出现,后人自然这么沿用了。后来丁齐出去一打听,才发现大小赤山这个说法在境湖当地很流行,根本不需要他去查什么史志资料便能知道。

  很多老人甚至很多和丁齐差不多大的年轻人,居然都听说过大小赤山,或者说大赤山与小赤山,是境湖的地名。问他们听谁说的,却又说不清楚,总之是一种记忆,好像是听老人们说的,而老人们则是听更老的人们说的,早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了。

  丁齐和博慈医疗看大门的老杨头的一段谈话,则最有代表『性』。

  老杨头大名杨策,是博慈医疗夜间的值班老头,俗话说是打更的。医院里都有保安值夜,更有医生和护士值夜班,但是博慈医疗有个停车的院子,院门口还有一间传达室,老杨头晚在那里守夜。

  老杨头白天不在传达室值班,白天那里有保安站岗,他到晚九点之后才过来,算看见了也没人会留意这个打更老头。可是丁齐的眼神不一般,他某天在医院里整理病历资料回去得很晚,出院门时跟老头打了个招呼,莫名觉得此人有些眼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等开车回到公寓之后,丁齐突然想起来了,他打开电脑找到了境湖博慈的站,看见了老杨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