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章 臣有一人举荐_北宋振兴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何选择呢?】

  “按制赏赐粮钱,资出内帑。”赵桓先定下个基调出来,先犒赏了这群义军再说。

  勤王也好,还是流寇洗白也罢,自己不封赏,下一次,就别指望他们勤王了。

  自己这次不赏,看似省下了赏赐的费用,其实却落下了污名。

  更别说流匪横行无忌,就再难收拾了。

  剩下的该怎么办呢?工赈监这边缺人手,而义军这边人手又很多。

  赵桓想了想说道:“愿意回家的可以回家。不愿意回家的可以进入工赈监内。”

  “做一日工,则有一日钱。可以稍微缓解下工赈监人力不足的情况。当然朕知道,这些义军纪律不严,孙博你看好他们了,稍有风吹草动,尽快上报。”

  对招揽义军金工赈监,赵桓觉得难度相当的大!

  他觉得故土情结严重的中国人,很难说,能够有人愿意离开自己的家,在黄河堤坝上筑堤,人这种事,还是需要再想想办法。

  “陛下仁慈。”孙博口呼万岁,俯首而拜。

  李纲摇了摇头,这孙博手下人更多了。

  他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官家,这些义军可不是流民。这是军队!

  即使是义军,那也是一股军事力量。

  “官家,有所不知,厢军本身都是失地的农民,给朝廷做工也是做,给员外们做工也是做。义军也有很多原来都是落草为寇的流匪,趁勤王之机,洗刷自己身上的污名。都不是什么好相与。”李纲说道。

  赵桓一愣,才想明白李纲想表达的意思。

  这群人手中有武器!

  不仅如此,而且会有很大的概率留在汴京城或者留在工赈监内!

  “孙博,开封城修城、惠民河清淤、黄河筑堤,事情很多,也很杂乱,这几天孙少卿都累瘦了。着实不易。收编勤王之师的事情,李纲你负责起来,再兼个工赈监少监吧。”赵桓想了想,决定把这孙博手里的人手分一分,权力分割一下。

  李纲暗暗叫苦。

  兵部侍郎,负责军事文书之类的事,本身就很头疼的事,还在蔡攸现在很老实,枢密院也正常工作,他到没有忙到离谱。

  现在四壁守御使的职位还没卸下,虽然金兵已经退了,但是开封城的城墙也破了,需要修缮。

  本来他还有个军器监少监的职位,这里面刘益等人总是层出不穷的新点子,就够他受的了,后面还有岳飞的战场反馈回来的消息,还要对决胜战车进行改良。

  自己再挂个工赈监少监之事,岂不是要累死?

  没有人对权利没有欲望,但是也要量力而行。

  虽然他才四十三岁,正值壮年,但是真的有点干不动了。

  “臣也是身兼数职,这个工赈监少监的位子,臣恐怕消受不起。”李纲怎么可能不知道工赈监的价值。

  这个工赈监,当成立之初,官家曾经失口曾言同知二字。

  可想而知,这个监恐怕不日就会升成院。

  少监从四品,同知正二品。不说权力,光每个月的俸禄都能涨一倍。而且人手愈加庞大的工赈监,没有相应的品秩也说不过去。

  但是他真的做不动。

  “臣有一人举荐。”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