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被安排的明明白白_北宋振兴攻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连皇帝的心思都猜不到,这官差不多走到头了。

  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取点猛火油,取一个瓷瓶来。还有棉布过来。”赵桓来到了文德殿前的广场上等着。

  赵英稍微猜到了点赵桓的心意,准备好了桌子和一应物品,李纲带着三个亲从官扛了一桶猛火油过来。

  赵桓抓起瓷瓶就准备上去干活,被赵英拦了下来,赵英大喊使不得,把瓷瓶拿在手里,说道:“官家,不可啊!猛火油的火气伤人,还极容易着火,轻易不可靠近,官家天子之躯,怎么可以轻易涉险?还是让老臣来吧。”

  赵桓想起了以前的事,自己特别喜欢闻汽油的味道,曾经追着摩托车满街跑,就为了闻那个味儿。

  现在连靠近这种汽油柴油混合物的猛火油都不能了。

  “将瓷瓶装满猛火油,然后点燃棉条,扔出去即可。”赵桓无奈的说道。

  赵英到没有真的上前做这事,他好歹是入内内侍省都知,算是内廷的第一号人物,自然有旁的太监使唤,一个小太监麻溜的跑了过来。

  “老祖宗,我来,我来。”小太监将瓷瓶装满,塞上了棉条,吹燃了火折子,点燃棉条。

  “扔出去。”赵桓也是非常好奇结果,这简易版本的燃烧弹啊!

  小太监将瓷瓶扔出去,瓷瓶应声而碎,猛地炸裂开来,碎了一地,猛火油猛烈的燃烧了起来。

  “大概就是这样,用木盘引信点燃竹筒中的火油,具体怎么才能炸裂开来,怎么设计木盘引信,就是李少卿的事了。朕就不清楚了。”赵桓只讲理论,而李纲算是明白了赵桓的意思。

  虽然原理简单,可是操作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他也觉得没多大的困难,因为他手下的军器监仅在汴京城里有近五千人的匠作,把任务分派下去,不用多久,官家这个想法,就会变成现实。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官家这个思路还是蛮好的,如果能够把猛火油射出去,那城战防守就会更容易一些,要不试试投石机?竹筒箭不太好弄,但是陶罐投石机可能性的很大!

  李纲越想越觉得可以。

  仿照刚才的燃烧瓷瓶,用陶罐装满猛火油,扔到敌阵之中,岂不是更方便?

  有了思路的李纲附身说道:“臣知道了,这就回去安排。”

  李纲走了。

  赵桓越来越觉得自己的这个脑洞恐怕要加重军器监的工作量了,以后可不能乱开脑洞。

  这玩意儿没有历史实践,别说可靠性了,是不是可以实现都是问题,浪费人力物力,不靠谱的很。

  不过他更生气的是那群文臣,一天天人五人六,没事就在甜水巷这种烟花之地逗留,做事的人每天熬夜,都熬成了熊猫眼,这不公平。

  “沈从!来!”赵桓决定彻底查一下这帮大臣的家底!

  “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