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95 民心_网文写手古代生存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欣喜不已,感觉以后的日子充满了奔头。

  张大桥的这些想法,基本上代表了江南各地绝大多数百姓的心声和想法。

  自从几个月前宁家给全江南百姓进行免费接种免疫散疮后,各地流民开始在官兵的引导下回乡复耕,这才从流离失所中安定下来。

  紧接着宁家又颁布了分田跟免税一年的政策后,江南各地的百姓就越发对宁家充满了好感。

  如今宁家又将从南方胡人那里抢来的牛羊牲畜做成肉食,不分男女老少按每人二两肉的标准,每隔三天一次分发给各地百姓后,立刻赢得了所有百姓的支持和拥护。

  各地百姓纷纷称赞宁家仁义大方,竟然肯把这么好的肉食直接分放平民,这绝对是前所未有的善政、仁政。

  换作顺天帝跟和安帝时期,他们哪有这样的好日子。光是年年递增的各种重税,就已经把他们给彻底压垮了。

  只有一些真正了解内情的人才知道,宁家之所以定期以肉当粮,其真正原因是因为存粮不足,因此才把从胡人那里抢来的牲畜作为救济粮的补充物。

  这每隔三天发放一次肉食来替代粗粮的话,也就相当于每隔三天就能省下一天的粮食。

  别看只是省掉了一天的粮食,这省掉的可是足有上千万人口的江南百姓一天的口粮,这省下来的可是金山银山。

  如果不是这两年来东北和西北两地土豆大丰收,以及池非用药换粮从江南富户那里得到了大量存粮,之后宁志远又以清查土地为名对江南各个世家豪强展开了大清剿的话,宁家的粮库早就见底了。

  但即使是这样,库里存粮想要支撑到秋收之前依旧不足。

  毕竟江南的人口数量实在太多了,远非其他地区可比。

  因此池非才向宁志远建议组建远征军进攻南方地区,从胡人那里抢掠物资和粮食。

  经池非仔细核算后,得出来的结果是:只要按现在每三天一次的标准来以肉当粮的话,就能保证在秋收之前让全江南的百姓都吃上饭,不至于出现饥荒现象。

  只要熬过了秋收前这段青黄不接的日子,等秋粮长好后,百姓就再也不用依靠救济粮过日了。

  同样的,宁家这边也会相应地减轻了很大的负担。

  江南这边气候温润、土质肥沃,完全可以做到一年两熟甚至一年三熟。如此丰厚的潜力,只要一年时间就足以恢复元气。

  因此宁志远只对江南免税一年,而不是两年甚至三年,毕竟西北军这边也是需要大量军资和粮草来维持的,不能过于大方了。

  为了避免地方官员中饱私囊、克扣公粮,宁志远并没有把分发救济粮和救济肉的任务交给各地官员去做,而是让自己手下的士兵去做这件事,顺便再为自家刷一波好感。

  果然,自从由西北军士兵来给各地百姓发放救济粮和救济肉后,不

  请收藏:https://m.shuimitao9.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